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08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09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10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数字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数字化建设为县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08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09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10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数字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2年05月2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积极发挥公益链接作用
数字化建设为县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来源:《欠发达县域数字化就业价值研究报告》

    ■ 本报记者 皮磊

    县  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到,要完善市政设施体系,夯实县城运行基础支撑。而推进县城数字化改造,是其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5月17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县域治理研究中心发布《欠发达县域数字化就业价值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数字化就业为年轻人返乡创业创造了很多机会,在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增进当地家庭联结、促进当地女性独立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数字化为县域发展

    注入新活力

    报告指出,欠发达县域的发展是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发展必经之路。县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93%,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4%,包含中国大部分的农村人口。然而,县域经济总量只占全国GDP的53%,尤其是在中西部欠发达县域,存在着产业发展落后、人口外溢、乡村空心化等问题。

    对此,该报告建议,未来应当进一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力量,推进产业数字化和人才数字化的帮扶,探索县域的内生发展动力;同时,在帮扶模式上,完善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轮岗驻扎制度,促进人才流动,并创新多种合作模式,实现政府、企业等多个主体的共同获益。

    互联网+公益,成为提高县域就业和产业发展、实现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的最佳途径之一。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号召,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一些互联网企业先行先试,依托企业资源、品牌、技术等优势,与欠发达县域政府合作开展公益探索,且取得了积极效果。如,2021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全面升级为乡村振兴基金,从科技振兴、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三个方向推进实施“热土计划”。

    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县域治理研究中心联合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阿里研究院,在参阅大量材料和数据的基础上,选取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和张家口市张北县这两个欠发达县域开展了深入调研,通过政府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手段收集了一手资料。调研还围绕阿里巴巴公益项目探究数字化技术对县域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带来的影响,提炼出了企业帮扶县域的模式和方法。

    这也是公益力量首次针对数字化就业对县域发展价值的全方位分析。

    以“阿里客服县”项目为例。阿里巴巴通过在县域建立数字客服中心,为当地创造了大量数字化就业,员工入职后平均工资远高于县域平均收入水平,并且该就业岗位具有良好的社会保障,五险一金覆盖率达到97.4%。

    而除了为就业者提供较为可观的收入、完善的社会保障以及晋升渠道,该项目对于吸引人才回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查结果表明,数字客服项目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8岁,普遍集中在20-35岁之间,是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一批年轻劳动力成员。从教育程度来看,50%的员工学历为大专或高职,32.8%的为高中中专学历,有近10%的员工为本科学历,还有35%的员工从外地返乡进入到数字客服行业就业。

    调查发现,数字客服近四分之三的从业者为女性员工,歇业再就业和首次就业的员工占比29.5%。在女性未就业的原因中,怀孕或哺乳、料理家务或带孩子、照顾家人等家庭因素的占比超过50%。上班就在家门口,也有助于照顾父母、养育子女,增强和家庭的联结,促进家庭和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留守子女”“空巢老人”现象。

    更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就业吸引了一批年轻人返乡就业,不仅改善了县域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增强了县域的影响力,更为当地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机会、提升了县域整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为乡村培养留得住的人才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报告指出,欠发达县域的产业发展面临较多问题,例如产业结构落后、特色产业不突出、发展程度低等问题,而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在以往的案例中,派遣优秀人才“下乡”成为支持地方发展、弥补县域及乡村优秀人才匮乏的主要方式。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为乡村培养出适合自己的专业人才,是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与传统的“输血式”帮扶不同,阿里公益将商业技术和企业人才引进县域,利用丰富的市场经验和电商资源,为欠发达县域企业设计、产品推广对接销售渠道,促进本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引领企业的电商化发展道路。当地政府则将阿里的流量优势、电商技能培训等与当地企业、农户等对接,为当地提供销售平台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机遇。这种政企合力推动县域产业数字化升级和人才教育培养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可借鉴、可参考的模式,也为企业公益助力乡村振兴树立了标杆。

    陕西宜君寺坪村海拔高,野生植物丰富,是中华蜂栖息地。当地至今保留着汉代土法养蜂技艺。但因为产量低、价格高、销路差,许多蜂农都被迫转行。阿里公益设计师的出现,让一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2021年5月,由阿里驻宜君乡村特派员牵线,阿里设计公益项目组“寻美”来到宜君。他们充分挖掘当地美的元素,如在国际上获过奖的农民画、魏碑上的元素等,经过反复打磨设计,挖掘乡村背后的故事和价值,为当地农产品换上新包装。一系列操作后,当地农产品销量大增,带动更多新农人增收致富。

    在河北巨鹿,阿里乡村特派员引进的电商培训项目,为当地传统企业培训了三名电商人员,接触线上销售和新零售的方式,帮助企业转亏为盈。

    据介绍,2019年6月起,阿里巴巴公益分三批遴选20多位资深员工担任乡村特派员,奔赴全国20多个欠发达县,从科技、产业和人才三个方向助力乡村振兴。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负责人王威表示,“在面向乡村振兴‘热土计划’中,阿里巴巴始终注重把商业经验和科技能力与乡村实际发展结合,把人放在核心的关注点上。”

    对此,何晓斌评价称,以阿里乡村特派员为代表的企业轮岗制度,将其积累的工作经验、阅历和能力运用到帮助县域发展的过程中,补充当地关键人才的缺乏,并且整合他们带来的资源,在产业和就业领域实现“先发展带后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公益助力

    县域职业教育发展

    县域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人才,而教育质量决定人才的供给。然而,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质量较低、培养内容落后于劳动力市场需求,职业教育在地方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较低、不受重视,无法有效发挥对于经济社会的积极效应。

    专家表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职业教育也应当融入数字化的内容,以提升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在此背景下,企业及公益力量的介入,为改变职业教育现状做出了大胆尝试。

    巨鹿县职教学校原本以幼儿保育、汽修、绘工机械和计算机应用等传统专业为主,在阿里的帮扶下,近年来数字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影视后期制作等专业逐渐发展起来。其中,影视后期制作培训班是阿里在巨鹿职教学校重点开办的特色项目,分为五个月的短期培训班(集训班)和三年的专业课程班,各招 40 人。集训班针对其他专业的学生,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一项技能;三年的专业班则是完整影视后期技能培养。

    记者了解到,上述培训班由阿里巴巴的蔡崇信公益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该基金会成立于2018年,重点关注现代职业教育、青少年体育教育及教育脱贫三大领域。在基金会设计下,阿里的专业机构为职校提供师资支持,职教中心的老师跟班并接受培训,每年开展三次针对教师的拓展训练,同时安排12名老师前往阿里杭州总部参加免费培训。目前,第一期短期集训班毕业,十余名学生已经在北京从事相关行业,部分优秀毕业人才被阿里的相关公司吸纳。

    而除了捐赠、设施改造提升和优秀贫困生资助计划等帮扶方式,阿里巴巴还力图传授基础教育的相关理念、提升教师素养和教育质量。如,通过“马云乡村校长计划”为乡镇学校校长对接先进地区的学校,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通过“松果公益”等优质线上教育平台,培养欠发达地区孩子们的课外学习兴趣,拓展其知识面、增长见识。这些公益项目的有效推行依托学校和企业的充分沟通与协作,企业对于乡镇基础教育的帮扶有助于实现欠发达地区的高质量育人和教学,从而对县域未来的人才结构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报告指出,阿里巴巴在欠发达县域实行的数字化就业支持项目体现出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就业潜力,对于县域整体的发展以及个体的自我价值和提升都具有积极作用。其通过政企合作、校企合作、企企合作三种模式开展县域扶持工作,助力欠发达县域的产业振兴和人才回流,并探索出了一条平台企业可借鉴、可参考、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不过,帮扶欠发达县域发展的过程并非企业、政府的单向投入,而是一个合作共赢的过程。专家表示,在此过程中,应创新合作模式、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借助公益力量链接更多社会资源,实现多主体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