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08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09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10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新闻
   第15版:数字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08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09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10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数字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2年07月0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

    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洪天云,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介绍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据邓小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

    第一,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愈加夯实。把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主要立足国内端牢端稳了中国人的饭碗。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2021年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品种更加丰富多样,棉油糖胶稳定发展,肉蛋奶、水产品、果菜茶供给充裕。品质持续优化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百姓餐桌。

    第二,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一是脱贫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二是脱贫地区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每个脱贫县都打造了两到三个特色鲜明、带动面广的主导产业,行路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三是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33项过渡期衔接政策出台实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全面建立,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继续倾斜支持,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第三,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坚持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推动农业发展由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有三个数字很有代表性。一个是,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4%,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一批现代化灌区,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正在加快改变。第二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组建了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成了4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0个农业科学观测试验站,取得了节水抗旱小麦、超级稻、白羽肉鸡等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农作物种源自给率超过95%,科技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第三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特别是小麦的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7%,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畜牧水产、设施农业等机械化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

    第四,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农村面貌焕发新气象。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转型升级,休闲旅游、电商直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打造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公共设施提档升级,农村供水供电、交通道路、宽带网络和学校医院等设施加快建设,农村民生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善治乡村加快建设,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持续推进,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第五,农村改革全面深化,乡村发展释放新动能。把深化改革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基本形成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一是党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乡村振兴促进法》全面实施,建立起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各项重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宅基地制度等重大改革,探索形成了一批成熟定型、管根本利长远的制度成果。三是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全覆盖,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媒体问答摘录

    记者: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各地各部门在推进过程中有哪些好的做法?

    曾衍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和重要指示批示,阐释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举旗定向、领航掌舵,推动乡村振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中央连续发布五个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具体部署,明确重点,逐年推进、逐项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坚持为农民而兴、为农民而建的价值取向,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的工作方法,聚焦重点、聚集资源、聚合力量,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取得了积极进展。

    乡村振兴取得积极进展,是多种因素同向发力、合力推进的结果。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推进。中央明确提出,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委和政府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第二,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中央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对标国家规划,31个省级乡村振兴规划全部出台,80%以上的市、县制定了地方规划或实施方案,分类有序推进本地区乡村振兴。相关部门编制乡村产业规划、数字乡村规划、创新驱动乡村振兴专项规划等,分行业分领域细化乡村振兴目标任务。

    第三,聚集资源要素高效推进。重点是引导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发展农业、建设乡村、富裕农民。一是促进多元投入,二是强化用地保障,三是引育乡村人才。

    第四,加强监督检查激励推进。一方面,开展监测评估,建立客观反映乡村振兴进展的指标和统计体系,采取实地抽查、书面督查、跟踪调查等方式,评估各地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进展情况。另一方面,推进实绩考核,出台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意见。

    第五,动员社会力量合力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面力量合力推进,重点是引导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启动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工商资本下乡带农发展,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

    第六,完善法治保障依法推进。颁布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这是第一部以乡村振兴命名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规定,正加快制修订相关配套规章条例,把乡村振兴的要求转化为可操作、能考核的具体制度措施。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有哪些理论贡献?下一步如何巩固拓展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

    洪天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核心要义就是“七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这些重要经验和认识,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党中央最关心的一件大事。去年以来,经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深入开展排查,及时将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识别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帮扶到位、消除风险。

    二是强化稳岗就业。确保今年全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要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三是强化产业帮扶。今年的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的比重要达到55%以上,重点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同时,多措并举增加老百姓的家庭经营性收入。

    四是强化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充分发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的作用,加快衔接资金的支出,推动项目早实施、早落地、早见效。

    五是强化社会帮扶和驻村帮扶。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万企兴万村”等工作。督促指导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做实做细驻村帮扶工作。(据国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