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08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09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10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数字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三年支教接力 守护一颗童心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08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09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10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数字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2年07月1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三年支教接力 守护一颗童心

    今年5月的运动会上,刘新茹(左一)在和孩子们聊天

    王明达(中)跟孩子们开玩笑说,你们再气我,白头发就长出来了。孩子们假装给他揪白头发

    李娜忘不了那个孩子。

    作为吉林农业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娜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在贵州省余庆县龙家小学支教,教四年级的语文课和思想品德课。一次作文课上,她让学生写写自己的家人。看到学生小童(化名)的作文时,她立马指出来:“小童,你这句不对,为什么说‘我以前的爸爸’?”

    这个男孩个头矮、胆小,平时学东西也慢,她得反复教。

    小童细声说:“我爸爸死了,没了。”说完之后,低着头,好像哭了。

    李娜没料到这个答案,不知该说什么好,最后勉强说了句:“行,小童,你继续写吧。”

    那次对话给李娜心里刻下深深的印记。一年支教期满离开后,她把这个孩子托付给新来的师弟,师弟在支教期满后又把他托付给下一届师妹,直到小童今年小学毕业。

    第一棒

    李娜是个大大咧咧的东北姑娘:嗓门儿高,爱笑,说话直接,不拘小节。

    班里的孩子调皮,李娜讲课时,有的孩子还大声说话,她得用力板起脸才能镇得住他们。有个小女生在作文里写道:“李老师性格多变,上课时像个母老虎,下了课跟我们玩得很开心。”

    但那次作文课后,这个爽朗的姑娘心里怎么都放不下。她责备自己无意中伤害了小童,后悔自己的莽撞。

    李娜找到一名相熟的英语老师,打听小童家的情况。又找到她的师傅、校长罗勇,想问个明白。

    她这才知道,小童出生后不久,妈妈就跑了;二年级时爸爸出车祸去世了。这孩子平时住在大伯家里,大伯经常出去打工,伯母负责带他。

    再打听下去,李娜才发现,原来除了支教老师之外,学校老师、甚至班上同学的家长都知道小童的经历。小镇不大,藏不住秘密。家长委员会组织订购练习册、辅导书、校服,小童那份,大家自觉均摊。

    李娜悄悄问过班长,同学们知不知道小童家的事、有没有人欺负他。班长说,老师说了,不许欺负小童。

    原来,小童爸爸出事后,校长罗勇趁小童不在,明确告诫其他同学:禁止谈论小童家的事,如果谁说闲话被他知道了,不会轻饶。罗校长有威望,孩子们都怕他,他说的话没人敢不听。

    李娜越听越心疼。尽管她当时只是问了一个不带恶意的问题,但还是想尽可能弥补。

    每周五下午,住校生放学回家,李娜就买了烤肠、炸丸子,在校门口等小童,有时陪他一起走在小镇的石板路上,有时在操场散步聊天。

    小童还是不爱说话,接过烤肠、丸子,他只是小声说一句:“老师,谢谢你。”

    但李娜没想到,自己对小童的关心给她带来了新的“烦恼”。

    第二棒

    和小童“深交”后不久,李娜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常听到同办公室的老师提醒她:“李老师,你班同学来找你了。”“李老师,你班同学又来找你了。”

    李娜一扭头,小童在办公室门口看着她。她有些纳闷儿:“小童,找我有什么事吗?”小童低着头,声音也低,吐字不太清晰:“没什么事……”

    那段时间,小童几乎每次下了课都来李娜办公室,有时站在门口看着她,有时站在办公桌旁。李娜被他看得不自在,又不好说什么。

    后来别的同学看到小童守在老师办公室门口,也跟着来,办公室门口有时围着一大群人。

    李娜终于忍不住了,她尽量保持耐心:“小童,要是没什么事,就别总来。”小童答应了,但还是照来不误。

    小童太依赖这个新老师了。李娜支教结束后,小童还常常给她打电话。每周五放学回来,小童跟她讲生活中的琐事,教她炒鸡蛋,李娜也跟小童聊自己遇到的事。

    电话一打就是半个多小时,直到电话两头都陷入沉默。有次清明节放假,小童打电话说:“老师,祝您清明节快乐!”李娜听了哭笑不得。但令她欣慰的是,她感觉小童慢慢变开朗了。

    王明达也经历了类似的依赖。在李娜支教的下一个学年,师弟王明达接过接力棒,和吉林农大第22届研支团的同学一起来到龙家小学。他说,自己参加研支团,是受到师姐李娜的感召。在人文学院时,他一直很佩服这个参加了许多志愿活动的师姐。

    巧的是,王明达也教同一个班,李娜嘱咐他多关注一下小童。

    开学第一天,王明达向班上同学播放了一段李娜的视频,她说她很想念大家。播放视频时,王明达注意到,有个孩子坐在下面悄悄抹眼泪——正是小童。

    开学后,师姐常常问王明达:课上得怎么样,孩子们怎么样,小童怎么样?在李娜看来,这个师弟温柔和蔼,不禁担心他镇不住班里的“小崽子”——和王明达聊天时,李娜总是亲昵地称班里的孩子为她的“小崽子”。

    那次播放视频后,小童主动来办公室找王明达聊天,聊自己喜欢的动漫,或是看王明达改作业、在电脑上敲字。

    王明达知道,这个孩子黏人,是因为太缺少爱。但他也清楚,班里有三四十名同学,他不可能单独关注小童一个人。

    上了几节课,王明达渐渐知道,小童刻苦,但学得慢。他把小童和另一名学习落后的同学叫到办公室,教他们默写生字、古诗。一开始,小童的默写结果让王明达无奈:一首短短的古诗要写好久,今天错这个,明天错那个。但时间久了,他看到了小童的进步,默写正确率越来越高。

    这个孩子也让王明达心疼。他听一位值周老师分享过一个故事。有一次,小童和几个同学捡到钱了,一个孩子伸手把钱递给老师,小童说他做得不对,又把钱拿回来,双手恭恭敬敬地把钱交给老师。

    放了寒假,小童对王明达的依赖通过电话传来。王明达记得,小童总聊他爱看的动漫,聊完挂断电话,过五六分钟又打过来。有时,电话打通了,那头却没人说话。王明达以为信号不好,就挂了电话,没几分钟又打过来。王明达猜测,可能是小童在家太孤单了,想找个人聊天,他耐心地一次次接起电话。王明达牢牢记着龙家小学墙上的那句话:第一做学生的朋友,第二做学生的先生。

    在学校时,王明达常鼓励小童和别的同学一起玩。他注意到,小童老实,话不多,“不那么蹦蹦跳跳的”。但如果不是师姐告诉他内情,其实很难看出小童曾经的遭遇。

    第三棒

    去年秋天,刘新茹也来了。到了龙家镇,走进颇有历史感的小学校门,看到听说了无数次的孩子们,刘新茹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这个吉林女孩刚上大一就想去支教,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的师姐李娜让她好好干,等待机会。直到高她一级的师兄王明达也入选研支团,她终于下定了决心——参加研支团,也去贵州。王明达经常向她分享支教生活和孩子们的日常。她听说贵州有山有水,山河辽阔,“特别心动”。

    刘新茹铆足了劲儿准备笔试和面试。研支团录取结果公布后,她打电话给王明达,“激动得都要哭了”。一向稳重的王明达也忍不住欢呼起来,旁边老师问他:“怎么,你哪个师妹要来?”

    “亲学妹!”王明达骄傲极了。

    知道刘新茹要来贵州,王明达分享的内容更多了,他拍师傅罗勇讲课的视频、拍孩子们下课游戏的视频,刘新茹还没来龙家小学就提前认识了孩子们。

    新学期开学,班里的孩子见到她又惊又喜:“老师,你和照片里长得一样!”

    “来了之后,一件事都没让我失望过。”女孩笑道。学校的条件其实不算太好,宿舍里是上下床,水泥地,公共卫生间。但她不在意。周末得自己做饭,趁赶集日去镇上买菜,不少学生家长在集市上卖菜,一眼认出她来,非要塞给她剥好的蒜、新鲜的小葱。

    刘新茹帮师傅罗勇带作文课和听写课。校长罗勇是六一班的语文老师,暑期布置孩子们写作文,秋季学期开学后只有两个同学交了作文,其中一个就是小童,他写了篇科幻小说。在人文学院毕业生刘新茹看来,小童的作文写得非常好,不论是修辞,还是细节描写,都像模像样。

    上了六年级,小童的学习热情明显更高了。他和另一个同学“组团”学习,比如下节课要听写,两个孩子一下课就冲到办公室,问刘老师要听写什么,然后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赶紧练习。

    为了激励孩子们学习,刘新茹特意设了奖励:全优奖、进步奖,进步大的同学还有机会抽“盲盒”。

    在这里支教,让她感觉幸运而快乐:“我来到这里,走他们曾经走过的路。”

    秋天,金黄的银杏叶落了满地,带同学们打银杏叶仗——这是龙家小学师生自创的游戏。同学们分好阵营,收集起树叶,老师喊一声:“开始进攻!”孩子们就捧起银杏叶,投向对方。刘新茹说:“看到他们的笑容,我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幸福和快乐。”

    刘新茹不再特意关注小童。在她看来,这个孩子无论是衣着、用具,还是课下的嬉笑打闹,已经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短短一年支教结束后,他们成为彼此的牵挂。

    王明达记得,最后一节课,他给全班写了一封信,录了视频,每个同学都大哭一场,孩子们要了他的QQ号和微信。那节课,孩子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师,你什么时候回来?”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