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报记者 皮磊 为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提到,“十三五”期间,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积极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统筹发展与治理,逐步探索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基层治理发展路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据介绍,截至2020年年底,山西省城乡社区工作者15.5万人,村(居)民委员会班子成员11.2万人;取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书人数7515人;志愿者队伍26473支,306万余人;社区社会组织29443个,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8个。 《通知》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坚持城乡统筹,坚持分类指导。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慈善资源等社会力量,引导市场力量,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多方参与格局,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通知》明确,健全多方参与机制。强化政府主体地位,发挥村(社区)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支持群团组织积极参与城乡社区服务。健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激励政策,组织实施社会力量参与城乡社区服务行动,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开展服务。在乡镇(街道)设置面向村(社区)服务的社会工作站,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立社会工作室,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通知》提出,加强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和培训管理。加快培育发展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区志愿者,加强社会组织人才建设。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考试和社会工作学历教育,完善对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书的给予职业补贴的制度。全面推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引进、培育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将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纳入城乡社区工作培训应知应会内容,鼓励城乡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评价,掌握社会工作理念、知识、方法和技能。 《通知》要求,健全法治支撑,加强社区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和管理,完善村(社区)志愿服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