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08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09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10版:新闻
   第11版:公益资讯
   第12版:公益资讯
   第13版:公益资讯
   第14版:公益资讯
   第15版:公益资讯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一个村办篮球赛为何人人爱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08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09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公益资讯

第12版
公益资讯

第13版
公益资讯

第14版
公益资讯

第15版
公益资讯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22年08月3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一个村办篮球赛为何人人爱

    8月2日,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黔东南州半决赛现场(张奎/摄)

    8月9日,现场观众在佛黔协作篮球交流赛中场休息时参与投篮游戏(张奎/摄)

    一名观众在游戏环节赢得西瓜(张奎/摄)

    黔东南,山连山。此间的台盘村近来因办在村里的篮球赛而备受关注。

    从早上到凌晨,现场球迷总有万人规模;哪怕已至午夜,网络直播观众仍能以十万计。因为赛场氛围热烈,有人将之与中国男篮职业联赛(CBA)做比,‘村BA’之名不胫而走。

    村中篮球赛,为何能吸引如此关注?寻常小山村,如何将比赛办出名堂?篮球赛出名后,给村子带来哪些变化?

    当传统活动遇上新媒体

    篮球赛是村里庆祝农事节日的重头戏,比赛视频因氛围热烈引来全网关注

    台盘村是台江县台盘乡行政村,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门外,有两块露天标准篮球场,一面临街,另三面有阶梯式看台,最高处有21级。

    这就是村里的“网红球场”。镜头中,赛场景象令人惊讶:看台座无虚席,不少人自备马扎、板凳;前排的席地而坐,身后的踮脚张望,更有人搬出梯子、踩上凳子;当地特有的斗牛号子“呜——呜——”响彻全场,夹杂着敲击锣鼓甚至锅盆的助威声、带着浓浓乡音的现场解说声……环场四顾满满当当,氛围堪比职业赛场。

    “透过视频也能感受现场的炽热气息”“西南山间竟有这么好的赛场氛围”……十数天里,村里篮球赛的故事全网刷屏,浏览、点赞、评论持续升温。有人专程前来直播,各类媒体跟进报道,“村BA”甚至扬名海外。

    所谓“村BA”,其实是村里的传统活动。台盘村272户近1200人,多为苗族。农历六月六,是当地苗家农事节日“吃新节”。按惯例要办斗牛、赛马、吹芦笙、唱苗歌等文体活动,篮球赛则是传承已久的重头戏。

    “台江县有9个苗族支系,逢年过节,十里八村各自办赛,相互参赛、观赛。”47岁的村民杨光炳说,“据说在1950年,村里就有篮球场。农忙晒谷子,农闲打篮球,人气一直不低。”

    过街穿巷,老球场现身于两栋民房之间。水泥地面上的标线已经模糊不清,村里木匠手做的篮板摆在一边。在这里,杨光炳打小跟着父辈练球,年轻时代表村子参赛,直到岁数渐长,再难适应比赛强度,转而成为场边的观众、孩子的教练。村里篮球人口不断增长,老球场也渐渐不敷使用。2016年,村委会牵头、乡亲们出力,标准球场建成投用,篮球赛也就此规模化,从县内村寨参与到如今省内各地参赛。

    时光流转,当年的民间高手成了如今的铁杆球迷,新球场陪伴着新生代球员和观众成长。对于乡亲们,“村BA”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又太常见的内容。

    办乡亲都能参与的球赛

    村民自主办赛,本乡本土的选手、深度沉浸的体验,让村赛总是不缺喝彩

    7月20日,“吃新节”篮球赛女子组、少年组、中年组、村村组和自由组5场决赛轮番上演。

    看球的人一如既往的多。老大爷自邻村步行7公里远道而来;小伙子从五金店借来人字梯登高而望;两夫妻为占个好座位,顶着日头轮流撑伞等待;母子俩没挤进球场,借用村委会电脑收看直播……比赛从上午打到凌晨,大伙也从清早守到夜半。

    “村里不少娃正读中学,所以今年比赛延迟了些。”参与比赛组织工作的岑江龙说,“176支参赛队,从7月12日打到20日,有的比赛只能凌晨开场。”

    村民自主办赛,是“吃新节”篮球赛的传统。村里成立了篮球协会,岑江龙正是会长,带着年轻人担起组织工作:有人对接报名球队,有人采购体育用品,有人担当裁判,有人现场解说,有人负责计分,有人维持秩序。

    球员主要来自各村寨。42岁的李正恩是台盘村队主力,平时在外务工,过节总要返乡参赛,这次他参加了村村组和中年组的比赛。球队最终止步四强,李正恩一边当观众,一边帮忙维持赛场秩序。24岁的朱光华来自铜仁市,在自由组比赛中遭遇一轮游。他打定主意明年再来,“黔东南不少村子都办赛,但台盘村年年不落,还是少见。”

    比赛裁判也多是本地居民。“主场办赛,关键是吹罚公平公正,人家才愿意再来。”31岁的吴小龙是台江县城关二小体育老师,在村里执裁已有15年。乡里乡亲,讲究传帮带,村里裁判已有十几人,还常到邻村吹比赛。

    “太阳上山唱一回,太阳下山也不回,叫上月亮来作陪,东南西北,生活有滋味……”中场休息,山歌响起,杨光炳的妻子蒋志梅带着苗家啦啦队登场表演。头颈的银饰随着舞步叮当作响,观众也随着音乐打起节拍。有时,中场休息还设游戏环节,妇女儿童投篮中的,即可获得饮料、西瓜或者猪脚,奖品多是当地特产。“主要是活跃气氛,让观众深度参与。”岑江龙说。

    从竞赛组到气氛组,村民包干到位、有模有样。本乡本土的民间高手、深度沉浸的赛事体验,让“村BA”总是不缺喝彩。

    好氛围引来高级别赛事

    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办进村里,以农民群众为主体,奖品有黄牛、香羊、小香猪

    因为篮球氛围好、办赛水平高,7月30日,台盘村又迎来一项重要的篮球比赛——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黔东南州半决赛。

    “‘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是贵州第一个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大型体育赛事。比赛从村级一直打到省里,在省内参赛人数最多、运营周期最长。”贵州省体育局群体处工作人员刘上博介绍,截至8月16日,赛事在各市州覆盖2624个村镇、进行5457场次,共有30438人参加。

    这一次,赛事组织由体育部门接手,比赛保留了“吃新节”篮球赛的味道——既有“专业范”,也透着“原生态”。

    “参赛队员必须是本地农村户口,本地务农的,做小生意的,还有外出务工、特意赶回来的。”岑江龙说,球场仍然不收门票,裁判也多是村民,啦啦队依旧表演民族特色舞蹈,解说员在普通话和方言之间不断切换……8月2日比赛结束,第一名获奖黄平黄牛一头,第二名夺得榕江塔石香羊两只,第三名则领到从江小香猪两头。

    贵州素有篮球传统,最早可追溯至1908年。近年来,省内体育场地数量增长明显,为举办“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提供了坚实基础。据贵州省体育局数据,截至2021年,全省建成城市街道室内外公共健身设施15478个,乡镇、行政村(社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6437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06平方米。

    黔东南各市县的16支参赛队,在台盘村进行了4天27场比赛。据台盘乡政府初步统计,场均现场观众超过1.5万人,每天未能进入现场的群众超过1万人。各平台网络直播的累计观看人次上亿。

    这一番热闹景象,足以给人美好预期:以“美丽乡村”之名,让“村BA”在各地开花结果,更好满足乡亲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乡土活力。

    台盘村迎来发展新课题

    加强体旅融合,把篮球赛的招牌“打”出去,把台盘村的致富路“赛”出来

    8月9日晚,台盘村篮球场又迎来新一轮较量——佛黔协作篮球交流赛。来自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男、女篮球队与当地球员进行了多场友谊赛。

    “呜——”篮球进筐,看台上响起熟悉的欢呼。杨光炳忙放下手中活计,探着身子望向赛场。他和蒋志梅在坝子上摆起粉面摊位,既做生意又当球迷。“吃新节”篮球赛打了8天,两口子摆摊净利润三四千元,高于平时打工所得。

    据台盘村党支部书记张寿双介绍,“吃新节”篮球赛期间,村里规划近500个摊位,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54万元。办比赛、迎客流、促增收,村里的餐饮、住宿,在“村BA”走红前就已经发展起来。张寿双说,2021年台盘村人均收入超过1.3万元,“比赛带来的收入占大头”。

    “既能促团结,又能富口袋!”吴小龙说,大家的办赛意愿和由村民捐资的办赛支出,都“水涨船高”。据介绍,早年的比赛奖品是一面锦旗,后来升级为大米和球衣,到如今奖品变奖金。今年,少年组冠军奖金3066元,最高的自由组达到20066元——金额零头寓意“六月六”。

    来自台江县投资促进局的驻村第一书记张德,今年第一次深度参与“村BA”:“吃新节”前,村委会要审核、备案村篮协的办赛方案;比赛期间,村干部要组织县乡村三级20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村BA”出名后,大伙想到注册商标,张德负责联系市场监管部门,“如果能成,可以整合赛事、旅游资源,打造村里的品牌!”

    张寿双相信,“村BA”还会带来更多机遇:“村里希望以此为契机,办好篮球赛,也跟周边村镇联合,发展旅游项目。”8月23日,村民大会召开,大家一致同意,先从新球场改造做起。张德介绍:“加盖更衣室、洗手间、媒体室,拓宽通往看台的通道,以此升级球场功能、改善村容村貌。”

    村里体旅融合的想法也得到了地方的认可。“县里有说法,积极探索建设乡村体育旅游综合体,培育乡村文化、体育休闲、赛事旅游等,加强体育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台江县体育中心主任张斌说,“想办法把‘村BA’的招牌‘打’出去,把台盘村的致富路‘赛’出来。”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