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08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09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10版:新闻
   第11版:公益资讯
   第12版:公益资讯
   第13版:公益资讯
   第14版:公益资讯
   第15版:公益资讯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秋瑾与她创办的《中国女报》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08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09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公益资讯

第12版
公益资讯

第13版
公益资讯

第14版
公益资讯

第15版
公益资讯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2年09月0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秋瑾与她创办的《中国女报》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从晚清到民国,民间的进步报纸,是幽暗的漫漫长夜里,一点点发出光亮的星火。一批批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怀抱‘言论报国’的理想,利用报纸这一新型载体,‘流墨也流血’地掀起笔底波澜,发出民间正义的声音,成为百年言论史的源头,余音不绝,影响深远。

    中国第一张由女性创办、旨在呼吁妇女解放的《中国女报》,是由秋瑾于1907年1月14日,在上海创办的。同时,一位‘不名一文的穷书生’于右任和杨笙生创办的以‘鼓吹文明’为主旨的《神州日报》,也登上百年言论史的舞台。它们犹如两朵寒梅,并蒂开花。

    秋瑾执笔的《中国女报》“发刊词”说:

    吾今欲结二万万大团体于一致,通全国女界声息于朝夕,为女界之总机关,使我女子生机活泼,精神奋飞,绝尘而奔,以速进于大光明世界。

    该报以通俗易懂的文章,提倡妇女解放,呼吁妇女冲破各种罗网,走向社会,争取经济和人格之独立。可惜,《中国女报》仅出了两期,便被清廷取缔,秋瑾也惨遭杀害。

    秋瑾(1875-1907),小名玉姑,别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绍兴人。少年在厦门度过,十七岁随父官调湖南。三年后,与湘潭富豪之子王廷钧成婚,次年得子。二十四岁时,丈夫花钱捐了户部主事,随之来到北京,住绳匠胡同(今菜市口大街一带)。秋瑾的邻居吴芝瑛,其丈夫也在户部任职,秋瑾与吴芝瑛成为好友。吴芝瑛大秋瑾十岁,号为“万柳夫人”,工诗赋、善书画,才华横溢。吴芝瑛的丈夫也饱读诗书,颇有才名,其家藏书特别是新书甚丰。秋瑾常借来读,大开眼界,对妇女解放有强烈向往。秋瑾曾在与吴芝瑛交谈时说:“女子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当事事仰给男子。今新少年动曰‘革命,革命’,吾谓革命当自家始,所谓男女平权事也。”

    当时,作为华北第一报之《大公报》,曾有一段“南北两碧城”的佳话。天津有位名媛叫吴碧城,她常以“碧城”为笔名在该报发诗文,遂引起也曾以“碧城”之名在南方报刊发表诗作的秋瑾的好奇。于是,秋瑾从北京专程到天津拜访吴碧城。两位才女晤面之后,相谈甚欢,成为“闺蜜”。秋瑾赴日留学后,两人常鸿雁传书,秋瑾勉励吴碧城参加革命,被婉拒。但秋瑾被杀,国内尚无发声之时,吴碧城以英文撰写《革命女侠秋瑾传》,在美国发表,其文结尾曰:“尘劫未消渐后死,俊游愁过墓门前”,以托哀思。

    在平时的生活中,秋瑾常着男装,气宇轩昂地出现在公开场合,渐渐与纨绔子弟的丈夫发生尖锐矛盾,最终夫妻反目。1903年,中秋月圆时分,秋瑾毅然离家出走。半年后,秋瑾变卖首饰细软,买舟东渡,留学日本。临行前,吴芝瑛邀众女友,在陶然亭为秋瑾饯行。秋瑾有说不尽的离愁别绪,当场挥笔作联曰:

    驹隙光明,聚无一载;风流云散,天各一方。

    在日求学期间,秋瑾参加“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其间,秋瑾曾一度归国,专访蔡元培、徐锡麟等人,并逐渐走上革命之路。1905年,秋瑾再度来到日本,被革命党推选为同盟会浙江主盟人。在日本期间,秋瑾我行我素,个性十足:或着日本和服,腰佩倭刀;或一头蓬松黑发,梳成欧式发型,穿蓝色肥大西装;或头戴鸭舌帽,手携西式文明棍,一副叛逆仪表,笑傲众生,其言铮铮:

    我之所为,并非我个人之事,是为天下女子,我要男子屈服,我要做男人也做不到的事情。

    1905年,日本颁布《清国留学取缔规则》,中国留学生陈天华投海自尽,以示抗议。在其追悼会上,周树人、许寿裳等人主张继续留在日本,也有人表示作别日本归国。秋瑾从长靴中拔出倭刀,猛插桌上,愤然道:“如有人回国投降满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令在场的人无比惊骇、振奋。

    1906年,秋瑾归国,成为光复会的重要人物。她到浙江吴兴的浔溪女校执教,不久赴上海创建光复会秘密联络点“锐进学社”。这年冬天,光复会领袖徐锡麟找到秋瑾,请她主持绍兴大通学堂事务,组建光复军,以为举行起义做准备。

    次年一月,秋瑾再到上海,创办《中国女报》,成为黑暗中国妇女寻求光明的“一盏神灯”。

    七月,徐锡麟仓促行事,他与秋瑾关于起义的信函被清廷发现。浙江巡抚张曾扬,命绍兴知府派兵查封大通学堂,拘捕秋瑾及同党十三人,押往府署。按张曾扬之手谕,“将秋瑾就地正法”,同时,上海也将《中国女报》查封。

    秋瑾在“证供两无”的情况下,于次日凌晨细雨霏霏中,被官府杀害于绍兴轩亭口。刑前,秋瑾挥笔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从容就义。

    据陈去病在《鉴湖女侠传》中叙述秋瑾受审时的情形说:“有见之者,谓初终无所供,唯于刑庭书‘秋风秋雨愁煞人’句而已。”又据鲁迅在《范爱农》一文中说:同时被捕的徐锡麟,“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受。”足见清廷对革命者的残忍。

    秋瑾喋血的噩耗传出,舆论哗然。上海、天津乃至全国不同背景的大报,像《申报》《大公报》《时报》以及于右任的《神州日报》等,都迅速做了详细报道,还发表了大量评论、诗词、漫画,抗议和质疑清廷的暴行罪恶。

    《神州日报》发表《秋瑾有死法乎》社论,揭露清廷“证供两无”即行杀戮罪行。文中说:“浙吏之罪秋瑾也,实为不轨,为叛逆。试问其所谓口供者何若?所谓证据者何?”《申报》更刊出清廷官方伪造的《绍狱供词录》,编者按语道:“按秋瑾之被杀,并无供词,越人莫不知悉。有之,则唯‘寄文是我同堂’及‘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耳。而今忽有供词,其可疑者之一。秋瑾之言语文词,言语支离,情节怪异,其可疑者二。然死者已死,无人质证,一任官吏之矫揉造作而已,一任官吏之锻炼周纳而已,然而自有公论。”秋瑾无端受戮,成为舆论的主旋律。

    秋瑾的同乡,又是同赴日本留学的鲁迅,于1925年底,写《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提到秋瑾被杀时,是这样说的:

    秋瑾女士,就是死于告密的,革命后暂时称为“女侠”,现在是不大听见有人提起了。革命一起,她的故乡就到了一个都督——等于现在之所谓督军——也是她的同志:王金发。他捉住了杀害她的谋主,调集了告密的案卷,要为她报仇。然而终于将那谋主释放了,据说是因为已经成了民国,大家不应该再修旧怨罢。但等到二次革命失败后,王金发却被袁世凯的走狗枪决了,与有力的是他所释放的杀过秋瑾的谋主。

    到了1927年,鲁迅在致小峰的信中,谈到自己到中山大学任教,甫一到校,青年学子们热烈鼓掌,以“战士”“革命家”欢迎他,“噼噼啪啪的拍手”,让他背负沉重的包袱,于是说,“想到敝同乡秋瑾姑娘,就是被这种噼噼啪啪的拍手拍死的。”似在总结教训,或另有深意。

    1908年2月,秋瑾厝棺落葬杭州西泠桥西侧,好友吴芝瑛亲书墓碑“鉴湖女侠秋瑾之墓”。从日本归国到杭州执教的风华才子李叔同,与当时名震诗坛之“南社”领袖陈去病、柳亚子,曾多次到西泠凭吊同盟会战友、有“江湖任侠之风”的鉴湖女侠秋瑾,他们泪洒墓碑,慷慨悲歌。

    漫漫岁月,秋瑾之墓,曾遭“十葬”,让人不胜悲叹。

    1907年,秋瑾被戮,给一个民族带来了深深的伤痛。秋瑾罹难一百一十五年后的今天,回忆起这桩血案,默念“秋风秋雨愁煞人”,仍然感到肃杀之气。但正是因为有了秋瑾这样的先驱者,我们的民族才不会绝望。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