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社会公益这十年
   第06版:社会公益这十年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公益资讯
   第12版:公益资讯
   第13版:公益资讯
   第14版:公益资讯
   第15版:公益资讯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教育公益这十年:为教育事业不断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社会公益这十年

第06版
社会公益这十年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公益资讯

第12版
公益资讯

第13版
公益资讯

第14版
公益资讯

第15版
公益资讯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2年09月2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教育公益这十年:为教育事业不断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 本报记者 王勇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一系列教育公益项目推出以来,教育公益一直是社会公益力量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教育公益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传统项目生机勃发,新生力量不断涌入,大额捐赠持续增长;关注领域不断扩展,从学前教育、小初高、大学到终生学习全覆盖;以公益方式创办大学成为风潮,慈善人才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经典项目再创新高

    教育公益是我国公益事业最早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一批教育公益项目的实施,就掀起了全民公益的热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这些经典项目生机勃发、屡创新高,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年是“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截至2019年9月,全国希望工程已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95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寄语“希望工程”中指出,在党的领导下,“希望工程”实施30年来,聚焦助学育人目标,植根尊师重教传统,创新社会动员机制,架起了爱心互助和传递的桥梁,帮助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圆了上学梦、成长为奋斗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材。

    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希望工程”累计捐赠收入194.2亿元,资助困难学生662.6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878所。相较于2019年9月的数据,两年多的时间,捐赠收入增长了41.91亿元。

    同样发起于1989年的、旨在帮助失辍学女童重返校园的“春蕾计划”,30多年来坚守资助贫困女童教育和发展的初心,沐浴着党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温暖,一步一个脚印,一路走来,累计募集使用善款25.86亿元,资助春蕾女童396万人次,以不同方式惠及女童936.1万人次。

    《公益时报》记者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获得的回复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春蕾计划”资助春蕾女童176万人次。项目实施深刻改变了春蕾女童的命运,提升了女童受教育程度和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成为我国促进女童教育与发展的成功案例,向国际社会提供了促进妇女和女童教育与减贫生动鲜活的“中国经验”。

    在筹款额和受益人次不断增长的同时,顺应时代的变迁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需求,这些经典项目也在不断创新,推出新的服务内容。

    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关怀下,在“春蕾计划”促进女童教育特使彭丽媛亲力亲为和有力推动下,“春蕾计划”围绕女童教育、女童安全、女童健康等,开展了多形式的资助和关爱服务。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则推出了包括希望小学提质升级、学生发展项目、乡村校长与教师发展项目在内的新时代希望工程项目体系,营养健康、卫生健康、心理健康在内的希望工程“健康守护”项目,科技“壮苗”、体育“壮苗”、美育“壮苗”、劳动“壮苗”在内的希望工程“素质提升”计划,以及希望工程“紧急救助”计划、希望工程“铸魂育人”计划等。

    2.新生力量不断涌入

    在经典项目持续发展的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包括高校、企业、教育产业、社会组织等在内的各种新的力量不断涌入教育公益领域,为教育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探索出一系列新的路径。

    首先,作为人才培养,尤其是教育人才培养的高校,以参与公益项目、提供智力支持甚至发起教育公益项目的方式为教育事业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激励全国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同年12月17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全国师范院校和社会各界力量,面向全国中小学发起了“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免费提供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研修,举办工作坊、交流营、专题培训等线下活动,同时为教师和学校的互帮互助搭建共享平台。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企业和企业家在积累了海量的财富之后,纷纷拿出资源以资助学生、老师,建设学校、助力学科发展等不同方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履行社会责任,为教育强国贡献力量;一方面,也是为企业发展奠定科技、人才基础。

    再次,教育产业的发展,不断改变着教育事业的形态。在通过教育产业取得成功之后,一大批企业和企业家将自身所拥有的优势教育资源,开放给包括偏远乡村在内的教育薄弱地区的学校、老师和学生,为他们提供设备、技术、课程、教师等多种资源。

    例如,由两家教育企业发起成立的北京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其捐赠单位就包括多家教育企业。基金会依托“互联网+教育”技术,利用双师课堂、教师培训、AI课堂、直播网课等方案为乡村地区提供教育支持。

    第四,教育类社会组织一直是社会组织的中坚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类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助推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力量。仅以“教育”为关键词在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进行搜索,就可以搜索到3.3万家社会组织;在慈善中国搜索,则可以搜索到1843家慈善组织,接近慈善组织总数的五分之一。

    以北京立德未来助学公益基金会为例,基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其美丽中国项目为392所中小学派遣了超过3000名支教老师,直接影响了超过87万人次的学生,累计教授超过312万节课。结束支教后,依然有77%的美丽中国校友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虽然身处不同岗位,但他们都在以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3.大额捐赠持续增长

    社会资源不断投入教育领域的典型特征,是大额捐赠在教育领域不断出现,且捐赠额不断上涨,从千万元到亿元、十亿元甚至百亿元。

    中国慈善榜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一直是慈善家、慈善企业捐赠的主要领域之一,捐赠额和捐赠人次按领域排序始终位列前三。

    以第十九届(2022)中国慈善家榜为例,76%的慈善家将捐赠投向了教育事业,18位亿元级慈善家中有11位慈善家的捐赠领域是教育。近五分之一的企业,将教育作为自己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捐赠方向,共计捐赠资金超过60亿元,占企业总捐赠额的四分之一。

    从单笔捐赠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公益领域多次出现一次性捐赠数以十亿乃至百亿计的资金的捐赠,在公益领域可谓独树一帜。

    例如,2016年5月22日,腾讯主要创始人陈一丹宣布捐赠25亿港元(约3.2亿美元)设立全球最具规模的教育奖项“一丹奖”。

    2020年4月2日,万科企业股资产管理中心与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签署捐赠协议,将企业股中心的全部资产2亿股万科股票(市值约53亿元)一次性捐赠给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科发展专项基金”。

    2021年5月,河仁慈善基金会第三届理、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基金会计划总出资100亿元投入筹建“福耀科技大学”,项目资金的拨付按项目实施进度进行。

    2022年7月,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最新公益战略,未来十年捐资200亿元,计划通过湘江公益基金会投入100亿元,支持眼科人才培养和学术科研。

    巨额资金的涌入不仅为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也进一步提升了全社会对教育公益事业的关注,其影响深刻而长远。

    (下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