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专题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特别报道
   第10版:特别报道
   第11版:新闻
   第12版:公益资讯
   第13版:专题
   第14版:公益资讯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孟子的社会福利思想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专题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特别报道

第10版
特别报道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公益资讯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公益资讯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3年01月1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孟子的社会福利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者之一,素有“亚圣”之称,其思想内涵丰富饱满,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等各个方面,我国的社会福利思想由来已久,古代许多哲学家思想家都曾为社会福利做出思考,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思考成为了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奠基石。孔子围绕“仁”来传播了一种博爱、大爱的思想观点;孟子则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继续发展,通过性善论分析人性的善恶问题,进而给出了民本思想、以“仁政”为核心的社会福利措施,传播了影响深远的养老思想和社会救助思想。
    孟子对人性的假设
    孟子的“性善论”是孟子的整个社会福利思想的基础。在人的本性上孟子共谈论了四个问题:一是在何为人性?在《孟子·离娄下》中,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即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是有仁义之心,这与《孟子·告子上》中告子的“生之谓性”有很大区别,告子认为人的自然属性就是人的本性,在孟子看来如果人的本性是其自然属性,那这样的人和动物便没有了区别,要体现人的特殊性,那么就是人是有仁义之心。二是人性为善或恶?荀子在《荀子·性恶论》中曾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在这个问题上,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要变得善良,则需要加强自我修养。而孟子却认为“人性之善也,尤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在善恶问题上,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天然就是善良的。三是人何以有恶?“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只是由于人们自己“不能尽其才者”。人性本善,但依赖人们自我修养,由于环境的影响人们很可能变成恶人,如果加强自我修养,则可以规避这些影响。
    “四心”和”四端”是孟子提出的人的本质特性,其中“恻隐之心”即同情、怜悯心;“羞恶之心”即羞耻之心;“辞让之心”即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即辨别是非的能力。孟子的四端:“仁”“义”“礼”“智”。孟子认为人皆有四心即有四端,这是人的本性,也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这也是性本善的表现。孟子的性善论是其整个社会福利思想的基础,在孟子看来,正是由于人性本善,人们才会有爱的基础,进而才能拥有民本思想,君主才会实行仁政,完成良好的国家治理。
    孟子的以民为本思想
    孟子认为百姓是统治国家的根本,在《孟子·离娄章句上》中,孟子说道:“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认为百姓与君主想要的天下是极度相关的,以民心所向引导天下归属,通过人民的力量一定程度上规束君主的行为,以此构建和谐稳定的君民关系。要想国富民安,国家强大,必须以百姓为中心。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民本思想中最为重要的观点,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国家为人民而建立,君主为治理国家而存在。除此之外,以民为本,就是要“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与民同乐,是孟子倡导的君民同心观,其民本思想中涉及到人民地位、君民和谐等前沿性的观点。尽管与当时君王的统一霸业有所冲突,却不可否认其当代价值和适用性。
    民本思想作为华夏几千年的社会福利思想的牵引线,引导着中国的社会福利朝着更人性化的趋势发展。其存在的合理性使之成为对统治者治理的一个判断指标。社会福利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要建设好发展好社会福利事业,需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并且还要思考人民的需要,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福利更需要抓紧时间,同时代一起成长,向人民的需要进一步靠拢。
    孟子的养老福利思想
    在对社会福利主体的思考上,显然孟子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福利问题。孟子在养老问题中强调尽力尽为、推行孝道,同时希望用一种大爱让天下老人都能老有所养、死有所葬。在赡养老人上,要秉着尽力尽为的态度。且国家应当“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尽管人性本善,但需要人们不断地完善其自我,修缮内心,学校则是人民提升自我修养的好地方,教育则是帮助人民维持性善的辅助剂。孝道是我国养老思想的基础,其蕴含在传统文化之中,中国的传统养老福利思想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着独特的情感特色。
    孟子倡导大爱相融,鼓励人民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的推恩之术尽管仅存在于理论层面,但利用爱的思想去感化众生却也是一种道德构筑。孟子强调爱人不仅爱自己的长辈和晚辈,也要爱他人的长辈和晚辈,是一种博大精深的爱,也是一种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孟子的孝道观不仅是成为一种道德评判,更是上升到制度层面,以期通过教化和传承来引导人民的思想,规范人民的行为。孟子创造了一种以孝为核心的养老福利思想,以孝文化为核心的养老思想为我国古代家庭养老提供了思想基础,强调的和谐秩序观也为社会福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孟子的社会救助思想
    孟子选择了四类人群作为社会救助的对象:“鳏”“寡”“独”“孤”。“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孟子认为这些无依无靠的是最为弱势的群体,君主在施行政策的时候,需要有限考虑这四类群体。孟子在战国时期将这四类人群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确有理可鉴,战国时期连年征战,年轻的劳动者均被招募当兵,而老幼之人皆留家中,年轻人战死后仅留下这些无依无靠的老幼人群,且数目不少。
    在社会救助主体上,孟子提倡多元主体参与,推行邻里互助模式。他强调相互帮助,相敬相守。“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邻里互助无疑是当时的社会救助的最佳方式,在农耕文明时期公共服务落后,要得到及时的救助,邻里的帮扶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多元参与的社会救助一方面能保证社会救助的及时性,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压力,同时还增强一种社会凝聚力。
    孟子社会福利思想启示
    社会福利是民生工程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成果与体现。社会福利直接关切到人民生活幸福程度,因此无论社会福利发展到哪种程度,都需要以人为本,人民是社会福利的最重要的主体。正如孟子的民本思想和仁政观念中所强调的以民为本、民贵君轻,人民始终是国家的主体,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
    除此之外,社会福利项目的提供与人民的真实需求相匹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点。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社会福利的需求也会不同,从解决温饱到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人民需要的社会福利内容要丰富多样,也更加人性化。由此社会福利项目的提供要更贴近人民生活。正如孟子在为社会福利的建造提出了许多措施,包括安民、富民、养民、教民。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最终的自我实现需求,社会福利不能只限于对人民生理需求的满足,还需要统筹考虑人民的内心需求。
    从201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以来,养老问题已然成为我国民生的重大问题。孟子的养老福利思想中,孝道成为了一种思想基础。孝道是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老思想与孝道是具有紧密的相关性。这种伦理需要通过传承式的教育方式加深人们的孝悌思想,同时基于该伦理思想逐渐形成传统宗族等级思想。固化性的长幼尊卑文化已经深入人们观念之中,其最大的作用在于维持家庭中父母与儿女的亲情关系,以及传播“养儿防老”的一种养老思想。如今孝文化在发挥家庭养老福利的功能上力量逐渐减少,家庭规模小型化和家庭凝聚力的弱化使得家庭养老福利逐渐减少。以孝道维系的家庭尊卑关系更加确立了老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中的固化式的孝思想尽管有缺陷但却明确了家庭中的责任关系,在维持家庭和谐、宣扬家庭福利、传播养老思想和解决养老问题上,孝文化都有着基础性作用。因此需延续中国人的情感纽带式的思想,更加注重家庭在养老中的作用,以此更好满足老年人的情感和精神需求。
    多元主体参与是社会救助倡导的合作救助方式,社会救助仅由政府提供容易出现效率降低、供给不足的现象。多元参与的社会救助通过引入志愿组织、慈善等,通过更加公益性的活动和组织,使社会救助成为一种服务,区别于过去的强制性救助,多元参与的救助方式能使社会救助更加人性化,救助内容更加丰富,救助氛围更加和谐。
    邻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是基于中国聚居的生活习惯,综合利用相对集中的养老居住场所的特点,通过政府各部门的引导和支持、村级组织和实施,各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参与服务等,以此推动农村的养老服务体系继续完善,营造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孟子在社会救助中认为国家要重点扶持四种弱势群体,提倡邻里互助,以此形成相敬相爱、相互扶持的社会。现今我国的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仍然未得到妥善解决,部分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等也无法得到妥善解决。许多老年人尤其是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邻里互助模式在某种情况下会比政府提供服务的养老效果更佳。在中国的邻里交好的传统文化也是流传已久,浓厚的邻里文化下提倡邻里互助模式是值得肯定并且具有很高的适用性的。这样既可以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社会救助的及时性。(据《中国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