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社会工作
   第09版:新闻
   第10版:公益资讯
   第11版:公益资讯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新闻
   第15版:公益资讯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
(上接01版)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社会工作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公益资讯

第11版
公益资讯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公益资讯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3年03月0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

    ■ 本报记者 皮磊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

    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推进政府依法履职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基层治理,优化社区服务。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

    这对公益行业及行业从业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激励和肯定,将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报告还简述了2023年的工作重点,其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内容,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精准扶贫,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强化政策倾斜支持,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对脱贫难度大的县和村挂牌督战。深入实施产业、就业、生态、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帮扶,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有了保障。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报告强调,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有力应对疫情、灾情等不利影响,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确定并集中支持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加大对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等重点区域支持力度,坚持并完善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等机制,选派用好医疗、教育“组团式”帮扶干部人才和科技特派员,推动脱贫地区加快发展和群众稳定增收。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以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为代表的社会力量近年来积极参与,深入乡村发展一线,通过产业帮扶、人才培养、数字化技术等多种方式,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为推动广大乡村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如,上海市将社会组织参与对口帮扶工作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大局,建机制、搭平台、塑品牌,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引导,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因势利导、联合联动,形成政府支援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生动局面。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注重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和区域联防联控,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上升4个百分点。基本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推进重要河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加大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和修复力度,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全面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深入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

    其次,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分别达到24%、50%以上,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净减少10.6万、3.8万、3.3万平方公里。人民群众越来越多享受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在上述领域,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行先试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典型案例,如以“蚂蚁森林”等为代表的公益项目和平台,通过公众教育、公益科普、引导公众参与、线上线下体验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形成绿色出行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变贡献了重要力量。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加民生投入,着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

    首先,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持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推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持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3700多万学生。保障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工资待遇。高校招生持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大幅提高经济困难高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其次,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持续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水平,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450元提高到610元。设置13个国家医学中心,布局建设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组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努力保障人民健康。

    再次,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连续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稳步提升城乡低保、优待抚恤、失业和工伤保障等标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在税费、用房、水电气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推进医养结合。完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最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加强智库建设。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向社会免费开放。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体育健儿勇创佳绩,全民健身广泛开展。

    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妇女儿童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等是社会捐赠的主要流向,也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可以说,在服务民生方面,未来广大社会组织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公益事业发展指明方向

    报告简述了2023年的工作重点,其中提到了三项内容,值得公益慈善行业重点关注:

    首先是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其次是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最后是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做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抚恤工作。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和防灾减灾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