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有许多NGO开始尝试新的筹资方式,到淘宝网上开个店,出售虚拟物品和实物产品,这种筹款方式在给NGO带来便捷、高效的同时,也让人产生一些疑问。虚拟筹款变身为网络直销,这种方式是否恰当?谁来监管?

爱德面包坊:淘宝上的“面包坊”

爱德面包坊是爱德基金会旗下的一家社会企业,是爱德慈佑院为智力残疾青少年进行职业训练的工作坊。爱德面包坊淘宝网店开业之后逐渐实现了面包坊的自给自足。网店的开展不仅为爱德面包坊带来了全国各地的网络客户,也为爱德面包坊带来了更大的影响力。有些购买过产品的网友甚至直接联系爱德面包坊表示希望能够成为“爱德”的志愿者。[详细]

中国绿化基金会:发展前景美妙

在淘宝的公益店铺里,中国绿化基金会的“e路绿荫”可能是经营得最成功的一个。据介绍,店铺里出售的并不是实物树苗,而是虚拟商品树苗。截至2010年11月30日,由淘宝会员以小额捐赠的方式,累计捐赠的200多万元善款,已经帮助甘肃省通渭县14600户家庭种植了73000亩大果沙棘生态经济林。[详细]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情报也可被捐赠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2008年7月注册的这家淘宝小店非常与众不同,在网店的页面上,基本看不到什么商品。淘宝店里展示的物品都是给网友的奖品,不销售,就相当于一家‘情报站。是为了鼓励更多的淘宝用户在网络上发现制售野生动物的信息,及时向淘宝的网监去举报而开设的。[详细]

其他类型:捐赠物品“变”善款

除了只销售某种特定商品的社会企业和只销售虚拟物品用于募款的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瓷娃娃罕见病关爱基金的淘宝小店也开得红红火火,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将爱心捐赠物品或爱心产品转换成善款。开设淘宝网店的意义在于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个基金。[详细]

淘宝态度:募集公益的有效渠道

“我们相信,淘宝将逐渐成为NGO传播理念、发起活动、募集资源的有效渠道和平台。”淘宝网社会责任部的霍庆川说。作为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淘宝对于公益组织进入网购平台持欢迎态度。[详细]

网络交易监管主体缺位

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瓷娃娃罕见病关爱基金秘书长王奕鸥认为,开设淘宝店的整个过程都是透明的,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所有的操作都要清楚要规范,这对于NGO来说是一个被监督的过程,这是一个很好地逐渐建立NGO的社会公信力的方式。其实,除了NGO的善款流向不明、善款使用不够透明公开透明,还存在着网络交易监管主体缺位等诸多问题。[详细]

捐款无实体参照

虚拟物品交易,以及基于网络的宣传动员和融资,客观上是节省人力成本的最好方式,但是从长远来看,捐赠者群体而言,在没有看到实物、实体之后就捐出了自己的爱心,一旦NGO出现筹款丑闻,将影响人们后续的捐赠行为。[详细]

公众参与被淡化

公募基金会的虚拟产品筹款是一种更为直观、快捷的筹款项目说明书。但是它最大的缺点是淡化了捐赠主体的参与机会。一旦虚拟捐赠的方式成为基金会主要的筹款方式,它客观上让许多项目失去许多人际监管、社区互动、纽带建立的细节。[详细]

存在法律空白

通过淘宝平台为机构筹款带来方便高效的同时,社会上也产生一些募款合法性和透明化的疑虑。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很多草根NGO组织没有注册,上网筹款是否合法?虚拟捐赠的钱NGO怎么使用,对网民有交代吗?这些问题都为公益组织实施网络营销、网络筹款等带来隐忧。[详细]

Jumo社区:社交型慈善网站

Facebook联合创始人、奥巴马竞选团队背后的社交媒体奇才克里斯•休斯创立的慈善社交网站Jumo于周二正式上线。Jumo是一个社会行动主义社交网站,其宗旨是帮助人们发现与他们密切相关、或与他们的朋友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并且逐渐加深与这些事业的联系。社交网站将把个人与非盈利机构联系在一起,从而为社会事业提供更廉价高效的募款方式。[详细]

网络翻译者:短时间汇集强大力量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有一群网络翻译者,自发将网络上的英文地震资料翻译成了安全手册和救援手册,并集结出版。“一个个字母变成一个个汉字,汇成手册发放到地震灾区民众手中。这种短时间所汇聚起的强大力量正是来自人人参与的一种公益。”[详细]

茶缸网:公益始于一粒米

“写1篇微博等于捐1粒米,2500粒米约等于一两米,13亿粒米约等于26吨米。13亿粒米能够让160位灾民吃上约1年。”这是茶缸网上的一组醒目的数据。Frank是茶缸网的创始人,起初他只是想创建一个活跃的会员站点,但是在朋友freerice的提议下,他找到了一种既可以聚集人气又可以回馈社会的方式,非盈利性的“微公益”网站——茶缸网。[详细]

“铅笔换校舍”:成功募款近16万

网友梁树新在微博上发起的“铅笔换校舍”梦想行动取得成功,活动从一支贫困小学学生的铅笔开始,经过层层交换,并将交换的物品拍卖,最后为广西佛丁小学筹款15万8000多元,以建立新的校舍。由于建校舍的预算只需要12万左右,梁先生表示,多出来的3万多元,他将与网友共同协商,将其流动到下一所小学或者改善这所学校的环境。[详细]

当公益遇到互联网,一切变得皆有可能。如何更好地运用新媒体平台,使聚合的力量展现在公益事业中,值得研究。比如加强监督和项目监管,或者运用技术手段支持在线投诉、外界确证、资金流向说明、实物和实地呈现等等,而筹款人也应更为主动在网络上陈述自己的项目细节和资金流向说明和提供详细资产报表。我们期待,插上互联网翅膀的公益人,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