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公益资讯 > 贫困地区小学生缺鞋状况调查报告
贫困地区小学生缺鞋状况调查报告

2013-03-20 来源 :中国扶贫基金会  作者 :

摘    要

         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公布,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年),中国还1.28亿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2013年2月26日扶贫办公布,去年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对象减少了2339万人,总规模下降到9899万人,占农村户籍人口的比例下降到10.2%。严格说来,在中国,目前并没有一个权威的有关贫困儿童的数量统计。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扶贫攻坚主战场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包括680个县及县级单位。“中国贫困地区小学生缺鞋状况”调查团队于2013年2-3月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增收渠道少、贫困人口数量大、自我发展能力先天不足、扶贫开发难度大的四川省大凉山地区M县和贵州省毕节地区N县为例,调查了中国贫困地区小学生缺鞋状况,从两县小学生缺鞋状况反观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及其他贫困地区小学生的缺鞋状况。

        调查团队采用文献研究、实地问卷调查、典型案例调查、深度访谈、观察等方式对小学生缺鞋状况、缺鞋状况相关因素、获得捐赠情况、需求等进行了深度调查。调查团队对M县2所乡中心校和2 所村小的127名小学生和N县1所乡中心校和2所村小的187名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其中79名和77名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受访学生中选择7名家庭状况差或/且家庭负担重的学生进行了典型案例调查;与两县教育局相关人员、学校校长、班主任、村委进行了深度访谈。

        调查团队入校、入村、入户调查结果显示,两县小学生的缺鞋现实严峻,值得关注。

        大部分学生上学路途崎岖险峻,多为山路、土路、石子路,路途较远,最远的甚至需要往返6公里。如M县,83.9%的学生上学的路是山路、土路或泥巴路,9.7%上学的路是石子路,N县的比例分别为72.7%和11.2%。在M县,44.1%的学生从家走到学校一般需要花半小时到1小时的时间,26.8%的学生要花1~2小时的时间,在N县这一比例分别为40.1%和19.8%。

        学生们通常一年需要三双结实、防水、防滑、保暖的鞋子,才能应对当地冬季寒冷、夏季多雨的气候状况。但是,现实中学生们的鞋子一般是从乡镇集市、小摊或小商店里买的便宜、质量较差的单薄解放鞋或胶鞋,既不保暖,也不防滑,很多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摔倒过。在M县,鞋子是买来的这部分学生中,87.3%的学生表示自己最贵的鞋不超过20元,极个别学生最贵的鞋子超过30元。在N县,鞋子是买来的这部分学生中,51.4%的学生最贵的鞋不超过20元,25%的学生最贵的鞋为20~30元,仅有10.3%的学生最贵的鞋超过了50元。一些学生穿姐姐哥哥穿过的,有的学生的鞋子是家里做的。

         M县100%的受访学生都缺鞋,N县高达96.6%的学生缺鞋。其中,M县严重缺鞋的学生比例达95.3%,N县为79.5%。这些严重缺鞋的学生通常一年只有一双鞋或两双鞋,更严重的两年只有一双鞋穿。他们的鞋子有的破了、裂了、开线,脚有时会被扎破;有的得与兄弟姐妹合穿一双鞋;有的冬天没有保暖的鞋,脚会生冻疮或皲裂;有的鞋子不合脚,脚会被磨破。

         部分严重缺鞋的学生有过光脚上学的经历。在M县严重缺鞋的学生中,14.9%的有光脚上学的经历,N县该比例为22.9%一些是因为偶尔没鞋子穿,一些是因为舍不得穿,极个别是因为习惯。光脚时,学生们的脚有时会被扎破或磨破。

         大部分学生上体育课没有运动鞋穿。一般来说,软底、弹性好、防滑的运动鞋比较合适在水泥操场上或土操场上运动,但在M县,只有6.3%的学生能穿运动鞋上体育,N县也仅有29.4%的学生如此,大部分学生只能穿胶鞋、布鞋,有的甚至穿拖鞋、凉鞋上体育课。

          缺鞋对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了一定影响。缺鞋使学生们运动或活动不方便,遭遇冻伤、扎破、摔倒甚至摔断腿,乃致无法挽回的伤害。不仅如此,在M县,28.3%的学生会因为自己的鞋子不好感到难为情,甚至有17.3%的学生因为鞋子不好而苦恼,或觉得比别人低一等。N县也是如此,比例均达到21.1%。

          学生的缺鞋情况与其家庭人均年纯收入显著正相关,与其家庭存款弱正相关,与家长观念也有一定的关系。绝大多数家长根据家庭条件决定孩子的鞋子情况,一部分家长会考虑孩子的自尊心,极少部分家长会考虑自己的面子。

           部分学生获得过少量捐赠,其中鞋类捐赠极少。例如,2012年N县受访的一所村小学生基本上人均获得了一件衣服和一个书包,仅有6.8%获得了鞋子捐赠。M县受访小学生却均未获得过鞋子捐赠。

        《2011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指出2011年度全国款物捐赠总额达845亿元,其中物资捐赠总价值159亿元。物资捐赠主要领域为教育和扶贫,而其中全国服装鞋帽捐赠缺乏统计数据,围绕针对贫困儿童鞋子的捐赠更极为缺乏相关统计数据。鉴于本项调查所了解的,相对衣物的捐赠量而言,鞋类捐赠少的现实,调查团队建议

           可向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80个县及县级单位进行捐赠。

           可向特困家庭和极端贫困家庭的小学生进行捐赠,从捐赠频率和捐赠数量上予以倾斜。

           可持续、稳定地向贫困小学生捐赠鞋,尤其是捐赠防滑、结实、保暖、舒适、质量好的便于运动的鞋。

           调查团队进一步呼吁,除了进行直接捐赠外,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抗击贫困的行动中。除了采取授人以鱼的方式外,鼓励结合授人以渔的减贫措施抗击贫困。即,支持贫困地区小学生发展机会拓展、能力提升及其物质需求并重,以关注贫困地区小学生的长期发展为重。

           本报告通过深度详细的数据、真实感人的案例故事,真实地展示了西南两县小学生缺鞋状况,以期为未来公众、企业等社会主体的公益行为提供参考,帮助其准确识别受益对象及需求,确保公益行为的有效性,从而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

以下是贫困地区小学生缺鞋状况调查报告,可下载使用

贫困地区小学生缺鞋调查报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