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要闻 > 被5·12改变人生轨迹的公益人
被5·12改变人生轨迹的公益人

2018-05-16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于俊如

■ 本报记者 于俊如

汶川地震让很多人被动地改变了生活状态,但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些人,则是受地震救灾、重建感召,主动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

这些人中,有那场地震的幸存者,抱着感恩的心冲锋在公益一线,但始终无法弥补心灵创伤;有的从地震志愿者转型成为公益人,一做就是十年……

如今,他们已经成为公益行业的中流砥柱,是我们千万新时代公益人的典型画像。

余浩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

从汶川地震幸存者到全职公益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县桑坪中学的15岁学生余浩正准备去上课,突然感觉猛地晃了一下。几乎同时,他听到了“轰隆”一声巨响。跑到操场后,余浩惊恐地看到教学楼的各个楼层瞬间错开,有逃生的学生直接从二楼跳下,宿舍这边因为只开了个小门造成了堵塞,不少人也是从楼上直接跳下。这所有着近2000人的学校瞬间弥漫在一片黑暗与灰尘之中……

作为地震幸存者,余浩主动加入了志愿救援团队,协助当地的民兵发送物资。

“毕竟是生离死别的经历,接受过外界这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们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从此,感恩成为我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标签。”余浩说,自己就是从那时开始接触公益、了解公益。在之后的求学生涯中,只要学校有公益活动,余浩都会尽可能去参加。

2013年4月20日,芦山发生7.0级地震。余浩脑中马上闪过一个念头:我必须要到芦山当志愿者,为灾区出一份力。

进灾区的路上,因为受到阻拦,余浩情急之下喊道:“我是汶川人,我是去报恩的。”在灾区的夜里,余浩清晰的感受到灾后的心灵创伤一直都在,看着在帐篷里熟睡的同学,“就好像这一切都是复制过的一样”。

后来,余浩又先后加入雅安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和壹基金实习,逐渐从一名志愿者开始向职业公益人转化。

2015年,大学毕业后的他加入了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由此真正成为了一名全职公益人,在云南开展关爱抗战老兵、寻找远征军骸骨等公益项目。对他而言,公益也不再局限于某一方面,自己关注到的、能去做的,他都会尽力去做。

“作为山区出来的孩子,没有什么理想,但是因为地震,我了解了志愿者、义工这个群体,了解了公益这个行业。让我有机会能做一些事情,有个报恩的途径。”余浩说,“汶川地震让我对公益有了认知,芦山地震让我走上了全职之路。”

张媛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阿拉善SEE基金会副秘书长:

以做公益来弥补因地震引起的不安

“你有教师资格证吗?”、“有心理咨询师证书吗?”这样的问题让想去为灾后做点事情的海归张媛,一度觉得自己很没有用。

2008年,张媛刚从法国回来,做了三年紧张的SAP咨询顾问之后,正处于休息调整状态。地震发生时,张媛身处大连,边看电视边流泪。在捐赠的同时,张媛也开始思考自己能做点什么,才能释放心里的不安。

抱着想做老师或者心理疏导、陪伴小孩等想法,张媛询问了四川、贵州等地的机构,但是得到的却是没有资格的回答。“现在想来可能是当时问的地方不对,很多机构其实是不需要这些证书,就可以当志愿者的。”张媛解释说。

2009年初,张媛看到深圳义工联在招募志愿者去非洲支教,要求会法语。国外的工作经历和会法语,让张媛从8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去到非洲的多哥等地,一呆就是一年。

2010年回国后,张媛进入到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任副秘书长。

张媛是一个不喜欢一成不变生活的人,回看这10年走过的路程,正是因为公益行业一直有新鲜的事物在吸引着她去尝试、去挑战,使她在公益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从最初做志愿者,到任职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副秘书长的感性公益,又经历了创办公益机构,再到去北大学习充电,一直到现在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张媛自嘲“一直在不断的被现实打击中实现自我的成长”。

在张媛看来,汶川地震“震动”了一批人——大家面对灾害而又无能为力造成的心理创伤,使很多人希望能做点什么来弥补。这其中就有些人,因为在捐款和做志愿者的过程中,发现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不知不觉就一直做了下来。“隐隐约约是抱着补偿的心态在做事情”,张媛说,公益是需要耐心和专业来做的事情,激情的进入,最后能留下来的肯定是经过了理性思考的人。

程飞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修班同学会秘书长:

因地震走上民间救援之路

“叔叔,你们赶紧撤吧,我知道我出不去了,别你也出不去了!”时隔10年,程飞对当时没能救出这个六七岁的孩子一直难以释怀。

汶川地震发生后,作为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中的一员,程飞接到了执行地震紧急救援的任务。

做救援的过程中,受过专业训练的程飞,最直观的感受是遭遇天灾意外的时候,直接伤亡人数其实占比不多,多为现场不懂自救、互救,二次伤害比如惊吓、身体透支、窒息等造成的死亡占比较高。

2012年,已经复员的程飞与几位救援人员开始筹划民间救援队。程飞首先考虑的是如果没有地震,民间救援队该做什么。救援属于配合,协同作战,现状是救援队员比较分散,有事情的时候才会出来,这就需要考虑常态化做什么?所以程飞考虑的是做安全培训,并做一些助学助老方面的事情。

在2013年芦山地震救援过程中,程飞得到启发,将原有的志愿者团队注册成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一家亲”公益志愿者服务队,开始了组织化运营之路。

军人出身的程飞坦言,自己体力好,更喜欢冲锋陷阵,但是作为公益机构的管理者,要考虑组织的发展、对接各种资源,要带领更多人一起做。

在忙碌的过程中,程飞逐渐梳理出自己要做的两条主线,一条是整合资源,为企业的CSR项目出谋划策,把资源做匹配,将纯商业的操作转化成专项基金运作等;第二条是推广“护苗行动”项目,通过安全课堂,安全师资培训,安全工作站,把常态化培训融入到学校或者社区里面。

张世杰

北京乐予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从受益人到全职公益人

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身为华夏时报编辑的张世杰刚从秦皇岛出差回京。车还在京哈高速公路上,就接到了女朋友关心的电话,这才知道地震了,当时女朋友在北京的办公楼里,因为有20多层高,晃动得厉害,人都站不稳。

作为希望工程曾经的受益人,张世杰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二年级一直都在接受资助。所以早在2006年开始就一直在做志愿者,同时发起了西部温暖计划项目。

地震发生后,张世杰在深刻感受到中国民众对于社会责任意识崛起的同时,除了捐款也亲赴地震灾区做志愿者。这过程中,他发现当时的捐款捐物很盲目,只要是去到汶川的就行,大量的资金和物资涌过去之后,后期追踪是没有的。

这让张世杰在其后的西部温暖计划运作过程中开始了摸索与改变,并于2012年开始全职做公益,出任中国青基会兰花草艺术基金的秘书长,做艺术启蒙教育。同时继续开展西部温暖计划项目。

张世杰最初觉得公益行业很简单,自己喜欢也比较擅长,但是真正进入之后发现很多困难。团队、资金、资源的缺少,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但是张世杰仍然明显感觉到能力的不足,需要去专业学习。

时至今日,张世杰在公益路上又开始了新的征程,2018年2月,张世杰发起成立了北京乐予慈善基金会,继续在公益之路的探索与发展。

周健

北京感恩基金会理事长:

被“骗入”公益行业却一路坚持

汶川地震发生时,周健在北京新华人寿大厦19层的办公室里。什邡是汶川地震的极重灾区。13日一早,周健给在什邡的姐姐打电话,姐姐说,她在楼上拿米。周健在电话里喊道:“你要钱不要命呀!”姐姐说:“大街上睡满了人,没吃没喝,我拿米去给他们做点饭。”

姐姐的话让周健开始想,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做点什么。

上午九点多钟的时候,周健接到新浪论坛阿莲打来的电话,说有网友捐赠的物资想运到灾区,要他捐运费。周健开始找货车,货车说不去四川,地震了,油都加不上。于是他就想到走航空,用飞机运。包了一架飞机,可是网友的物资又装不满。

周健和阿莲商量,决定在网上募捐物资。募集物资的途中,周健在成都的朋友陈妍找到了四川航空的免费飞机。当天下午,通过四川航空,他们的第一批物资从首都国际机场把救灾物资送到了成都,从成都送到了什邡,用在了地震伤员的身上。

整个地震期间,他们运送了上百架次飞机的救灾物资到四川。

在当地政府部门都瘫痪的情况下,有物流管理经验的周健,让物流联单在物资运送工作中的优势发挥出来,从而清楚地知道物资去了哪里。这次行动让周健对如何做一个组织化的公益行动积累了经验。

从2008年一直到2012年,周健大部分时间是在灾区度过的。2012年,针对这几年灾后重建发现的问题,基于自己能做得好一点的想法,周健和什邡在京老乡,以及在什邡参与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王振耀、杨立新等人,发起成立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周健自己担任基金会理事长,主打两个项目:“一校一梦想”和“义学空间”,且这两个项目的核心对象都是孩子。

看似水到渠成,可是周健却自称是被王振耀“骗”进来的。

在是否决定要成立独立法人的基金会时,王振耀对他说:“一边做企业,一边做公益,岂不美哉。”但真正做起来之后,周健才发现,运营企业和运营慈善组织完全是两个相反的社会逻辑,运营企业讲究的是“闷声发大财”,做公益基金会则讲究各方面的透明。长期矛盾下,周健权衡之后,关掉了自己的公司。

回看汶川地震,周健最大的感受就是志愿者概念的社会化,民间志愿者力量的崛起。“志愿者在之前是很狭隘的,但是现在尤其是在四川没有人不知道。民间志愿者组织虽然是优劣兼备,但毕竟是走出来了。”

向梅

北京圣商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

地震让我成全职公益人

2008年,向梅是一名中山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大三学生。5·12当天,正在上课的她在课间得知地震的消息。因为从未经历过地震,虽然家在四川巴中,但是并没有太多概念。直到第二节课下课才着急,但是一直都联系不上家人,到晚上才得知家人平安。

之后,向梅一直在盯着灾区的消息,直到5月底回到四川,开始了志愿者生涯,断断续续地支援四川的灾后工作。2009年成为团中央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一员,作为全职志愿者,向梅被派到汶川县草坡乡的一个援建工作组,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

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向梅暂时离开。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她再次回到汶川。这一次,是以全职公益人的身份——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汶川县水磨镇社工站的一名社工,从校园文化建设、妇女自组织、老人自组织建设等角度,支援灾后重建工作。

汶川的服务稳定后,又兼顾启创在四川北川、绵阳、成都等项目点的协调、管理工作,这一干就是6年,直到2016年9月。

为了沉淀已有的经验,更深入、系统地学习公益、慈善知识,2016年9月向梅来到北京脱产读书,读书之余仍心系乡村教育,通过“一校一梦想”等项目支援乡村学校发展。2017年底出任现在这家企业基金会的副秘书长,负责基金会的日常运营、项目开发及管理工作。

虽然专业对口,但向梅说,如果没有汶川地震,并不能保证一定会做全职公益人。

在6年的社工生涯中,向梅感受最深的是这个行业真的是以人为基础。对于困境中的人而言,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需要有人去从事这个工作,通过精细化的服务去陪伴他们成长,也少不了推动和链接那些愿意做公益但没办法做全职的人的资源。当然,这对个人来说,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王娟

北京爱的分贝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从职业经理人到公益品牌创始人

2008年5月12日下午,时任某集团公司高管的王娟正在杭州办公室工作,突然她感到一阵眩晕,刚开始还以为自己身体出了问题,但很快发现是地震,和同事们一起疏散到楼下后,不久就接到了四川地震的短信。

看完央视对地震的报道之后,王娟直接冒雨开车去了附近的银行捐钱,因为这是第一次主动捐款,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捐、要捐给谁。最终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选择了名单上排在第一位的中国红十字会。不久她又和集团内其他高管,每人拿出一个月的工资由集团统一捐给灾区。后来集团又组织捐一个月的工资。

但这些钱捐到哪里?怎么使用的?王娟和同事们不知道,也没有再问询过,也没有收到任何回馈。

2009年开始,王娟受一位企业家朋友邀请,先后帮忙打理两个公益基金。两年后,企业家朋友决定不再延续两个公益项目,而这时王娟开始认真思考,只有打造出公益品牌,才能让公益项目避免对个人因素的依赖,走上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王娟决心全职投入公益,经过半年调研,她将项目聚焦在听障领域,并联合三十几位播音员、主持人在2012年3月2日共同发起了“爱的分贝”公益项目,并担任项目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从听障儿童及家庭面临的多重困境入手,从医疗救助延展至学前教育支持及机构赋能,建立起全场景、一站式的听力公益服务体系。2016年8月31日,北京爱的分贝公益基金会成立,王娟出任理事长。

成为全职公益人之后,王娟面临了在商业领域里想象不到的困难,没有了央视主播的光鲜,也没有企业高管的优渥待遇,如同一场公益“创业”,缺钱、缺人、缺资源,一切都要从头做起。

做了这么多年的公益,王娟表示最害怕的就是不关心捐赠去向的捐赠人。“我们希望捐赠人对我们的项目有了解,知道在哪里看项目反馈,毕竟我们是做公众筹款的。”王娟表示,去年爱的分贝项目筹款是2470万元,公众筹款占到了约70%,都是小额捐赠。

“公益让我变得成熟和丰富了。”王娟总结十年公益历程。从自发性的公益行为,到转型跨界深扎公益领域,她最满意的是,机构成长再困难,她也没有因为缺钱拒绝过一个符合资助条件的听障儿童,目前爱的分贝已经资助了4000多个家庭。公众筹款的。”王娟表示,去年爱的分贝项目筹款是2470万元,公众筹款占到了约70%,都是小额捐赠。

“公益让我变得成熟和丰富了。”王娟总结十年公益历程。从自发性的公益行为,到转型跨界深扎公益领域,她最满意的是,机构成长再困难,她也没有因为缺钱拒绝过一个符合资助条件的听障儿童,目前爱的分贝已经资助了4000多个家庭。

湘灵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长江265公益计划执行长

从地震开始做公益

2008年,湘灵(本名钟铁华)刚从北京辞职销售经理的职务回到长沙的家里,照顾老人。地震发生时完全无震感,直到有电话进来说地震了还是不信。

因为有媒体朋友的原因,湘灵此后一直关注着地震的情况。

震后两天,小区里出现了红十字会的募捐箱,也是在这时候,湘灵才知道人人都是与公益有关的。湘灵当时的想法是“我就不穿着高跟鞋去灾区添乱了”,就在小区的捐款箱里捐了个吉利的数字——666元。

这之后,湘灵参加了天涯义工,管理上虽然是比较原始的状态,但注册人数有6000多人。可是义工平时只是去看看老人、孩子等,这让湘灵感觉并不满足。

直到2012年,湘灵在一次旅游中接触到了金三角风情区国军的93师,讲解员就是他们的后裔,其眼中流露出的绝望、冷漠深深触动了湘灵的心。

从那之后,有着军人情结的湘灵找到了“老兵回家”的发起人孙春龙,开始了帮助老兵的公益之路,从项目助理到筹资官,再到传播,一直路干到2016年。

如今湘灵正在做长江265公益计划的执行长,关爱深山老人,做留守老人的居家养老,虽然筹款不多,但是她一直被山村的自生力感动着。“我想把公益带到空白地,摒弃光环,从一开始就让他们财务严谨、理解利他、有同理心,学着与政府合作。”这是湘灵目前的想法。

在汶川地震救援中,湘灵感受最深的是联合救灾,她认为因救灾搭建的体系不仅仅是用于救灾,而且是团结了公益团队,无形中搭起了一个网络,让其他的社会问题以其为依赖,慢慢向专业化发展。

她说:“相信的力量在公益实践里很重要,只要大家团结在一起,无论是灾后重建还是社会问题,都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