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政策法规 > 2025年我国实名注册的青年志愿者总数将突破1亿人
2025年我国实名注册的青年志愿者总数将突破1亿人

2018-04-17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王勇

近日,共青团中央制定的《关于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改革发展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意见提出了青年志愿服务的总体目标:

到2020年,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在队伍、组织、项目、平台、文化、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中的“排头兵”作用更加凸显。到2025年,实名注册的青年志愿者总数突破1亿人。

坚持四项原则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业的通知》指出,要深化青年志愿者传统品牌,推动全体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建设“团干部+社工+青年志愿者冶队伍。为深化共青团改革,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发展,意见提出要坚持四项原则,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

一是着力构建事业化推进青年志愿服务的工作格局。从事业化发展的角度建立“机关部门+直属单位”工作共同体机制,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项目化、科学化发展。

二是把培育、发展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作为基础性工作。要推动各级团组织重点关注对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孵化培育、人才培养、项目资助、规范引领,努力构建覆盖广泛、管理规范、充满活力,以共青团为主导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体系。通过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实现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类别、不同身份青年更广泛的社会动员。

三是充分借助互联网、社区等平台实现青年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打造青年人触手可及的“志愿服务生态圈冶,为青年志愿服务提供快捷的信息交流、资源融合渠道,促进志愿服务要素的精准对接和有效整合。搭建社区志愿服务平台,促进青年志愿服务的便利化、日常化,帮助各类志愿服务主体各取所需、各尽其能。

四是推动青年志愿服务法治化、规范化。抓住《志愿服务条例》出台的有利契机,指导、推动各地制定、修订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推动各级人民政府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动青年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发展。健全注册志愿者管理、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机制,规范青年志愿者评选表彰等活动,加强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创建等工作,推动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发展。

加强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建设

意见强调,要加强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夯实青年志愿服务发展基础。

要推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做大做强。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作为团中央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平台。加强对有影响力、领袖型的青年志愿者骨干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吸纳,提升协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拓展协会会员范围,主动联络和吸纳更多对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事业单位成为协会会员,增强协会的资源整合能力;在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助老助残、外事交流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研究建设分会或专业委员会,提升协会的专业化水平;依托协会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强化信息、资源共享,探索开发合作项目,推动协会开放化、国际化发展;着力加强协会自身建设,结合直属单位改革,推动协会秘书处实体化运行,充实秘书处工作力量,健全工作制度,提升服务能力。

要推动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向基层延伸。重点推动县级团委加强青年志愿者协会建设,完善全国、省级、地市级、区县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体系,到2020年,基本完成“县县建协会”目标。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立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推动各高等院校实现“校校建协会”,在校团委直接指导下,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枢纽开展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条件具备的支部建立志愿服务队,设立志愿服务委员。支持有条件的行业、企业建立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强化共青团在志愿服务组织中的枢纽作用,更好履行共青团的政治责任。

要巩固和增强团属志愿服务组织的枢纽功能。依托青年之家等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发挥共青团及团属志愿服务组织作用,主动联络培育各类“草根冶青年志愿服务组织。重点推进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培育,为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成长发展提供信息、项目、场地、培训、团队建设等方面支持,引导其积极参与团的重点志愿服务项目。在抢险救灾、环境保护、助老助残等 专业性较强的志愿服务领域着力建立一批专业志愿服务组织,推动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向专业领域覆盖;动员各行业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青年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

在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意见强调:

要大力宣传普及志愿服务文化理念,吸引更多青少年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把深化志愿服务内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工作常抓不懈,努力推动志愿服务成为当代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青春时尚,切实增强志愿服务精神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运用社会化、市场化手段,加强系统策划,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中国青年志愿者”整体形象;结合当代青年个性化追求,引入时尚元素,打造志愿服务系列文化产品,不断增强运用新媒体方式宣传推广文化产品的能力和成效;加强对青年志愿的战略性研究、学理性研究和实践性研究,形成一批理论成果,为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要积极构建便捷高效的青年志愿服务平台,推动更多青少年方便参与志愿服务。适应社会化、网络化发展趋势,加快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青年志愿服务的日常化、便利化,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实践。加强与全国性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以及智慧团建、青年之声等平台的对接,在“志愿中国”“志愿汇”等已有信息系统基础上,研究完善志愿者注册、需求发布、在线报名、管理统计、资源对接等功能,推动志愿者的精细管理、志愿服务的精准对接;立足社会治理创新要求和新兴领域青年特点,加强青年公益领域相关赛会的统筹,研究搭建青年公益领域项目展示、组织交流、要素配置、文化引领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推广建设志愿服务实体型平台,加强社区志愿服务,推动志愿服务供需双方直接对接和志愿服务活动实施的社区化、便利化。

要加强青年志愿者的培育管理,吸纳更多志愿者骨干成为基层团的工作力量。推动将建设青年志愿者骨干队伍纳入加强团的基层工作力量整体规划,着力构建“团干部+社工+青年志愿者”队伍体系。完善青年志愿者培训体系,培育一批能够在组织志愿服务、做好团队管理、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骨干队伍;遴选一批在青年中具有较强号召力的领袖型志愿者,通过推荐担任兼挂职团干部、青联委员等方式,加强团结凝聚,充实团的基层工作力量;充分发挥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资源链接、项目策划方面的作用,强化与青年志愿者的组织联系,健全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 本报记者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