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刊首语
   第03版:年度关注
   第04版:年度关注
   第05版:年度关注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基金会
   第08版:企业向善
   第09版:大额捐赠
   第10版:互联网公益
   第11版:公益项目
   第12版:慈善信托
   第13版:志愿服务
   第14版:寄语
   第15版:寄语
   第16版:
加强谋划、健全机制 志愿服务事业再上新台阶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刊首语

第03版
年度关注

第04版
年度关注

第05版
年度关注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基金会

第08版
企业向善

第09版
大额捐赠

第10版
互联网公益

第11版
公益项目

第12版
慈善信托

第13版
志愿服务

第14版
寄语

第15版
寄语

第16版

新闻内容
2024年12月3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加强谋划、健全机制 志愿服务事业再上新台阶

■ 本报记者 皮磊

   从乡村到城市,从学校到社区,从应急救援到生活日常……如今,志愿服务队伍的身影无处不在,其作用和贡献也愈发显著。中国志愿服务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全国实名登记志愿者人数为2.38亿,志愿服务队伍135万支,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278万个,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53.64亿小时。

   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在政策引导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事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及相关公益项目覆盖各个领域,为社会治理和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提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特别是2024年以来,党中央对志愿服务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等志愿者群体回信,勉励大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加强顶层谋划

   在此背景下,2024年,围绕促进志愿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议题,从中央到地方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对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动员体系,完善供给体系、队伍组织体系、支持保障体系,促进志愿服务事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层面。2024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这是我国系统部署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第一份中央文件。意见主要包括健全全面参与的志愿服务动员体系、精准高效的志愿服务供给体系、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队伍组织体系、覆盖广泛的志愿服务阵地体系、特色鲜明的志愿文化体系等九个部分。意见特别指出,要将志愿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谋划部署,健全长效机制,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

   该意见的出台,也从顶层设计层面进一步明确了志愿服务的定位和作用。“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我们看到,广大志愿服务队伍主动发现社会诉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自身专长和优势投身社会建设,为更多人做出了表率。

   2024年7月,中央社会工作部、教育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鼓励和引导高校师生积极投身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事业,为发展法律援助事业、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政法大学大二法学生朱泓宇,刚一入学就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法律援助中心,每周四下午他都要到学校东门的法援中心值班,为上门求助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或撰写法律文书;张灵羽在广西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参与志愿服务已经五年,期间她接待过很多当事人,有来华留学生、家庭妇女,还有附近中学的孩子……司法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已依托高校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400余个,6.2万名法律援助志愿者活跃在法律援助服务一线。

   再看“银龄行动”。2024年12月,民政部、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协会组织开展2024年全国老年志愿服务暨“银龄行动”乡村振兴云南行活动,希望进一步发挥广大老年志愿者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新时代“银龄行动”工作走深走实。以老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银龄行动”,成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实现老有所为的重要平台。

   以北京市为例。2024年12月,北京市依托“京彩时光”养老志愿服务平台,同步开展至少20场养老志愿服务活动,涵盖情感慰藉、协助服务、健康科普、文体活动、培训讲座、防范金融和网络风险、法律援助等七大领域。广大老年人如想参与志愿服务,则可以通过上述平台注册为志愿者,寻找或筛选感兴趣的养老志愿服务项目,选定意向服务项目。可以说,这也促成了社会善意的“双向奔赴”。

  激发创新活力

   另据观察,2024年以来,多地多部门也陆续发文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志愿服务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黑龙江省委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黑龙江省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工作措施》,要求健全全面参与的志愿服务动员体系;宁夏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等10部门围绕六大方向提出系列举措,要求拓宽社会募捐渠道,支持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贵州省贵阳市制定《贵阳市志愿服务保障规定》,要求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和经验推广……

   这也大大激发了志愿服务领域创新和具体实践。

   在由共青团中央、中央社会工作部、民政部等七部委发起主办的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由抖音集团跳跳糖员工公益与北京润保芳德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的“跳跳糖童心守护者——彩虹熊熊数字化辅疗”公益项目获得金奖。其中,“彩虹熊熊诊所”线上游戏由抖音集团员工志愿者参与开发,目前游戏已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上线。通过在线上和线下模拟抗癌小勇士的治疗过程,项目还原了真实医治场景,以游戏化、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患儿重新理解、正确认知疾病和治疗过程,从而减少疾病和就医负面影响,助力患儿舒缓治疗期情绪。

   在生态环保领域,志愿服务力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水利部推荐、丹江口市组织申报的“勇当南水北调‘守水尖兵’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丹江口市清漂志愿服务项目,也获得了前述大赛金奖。

   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丹江口大坝所在地,该市全力打造“小水滴”志愿服务组织,形成了“1+13+20+N”的志愿服务体系,并专门成立了清漂志愿者协会。该协会自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33万人次,时长5.86万小时,清理漂浮物7223吨。

   2024年1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透露,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由生态环境部、中央社会工作部联合编制的《“美丽中国,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施方案(2025—2027年)》将于近期正式发布。方案从队伍建设、项目建设、阵地建设、能力建设、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作出安排,旨在培育一批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探索形成一系列模式和机制。

  推动公益资源下沉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而从微观层面来看,广大志愿服务力量则是推动社会公益资源下沉、参与基层治理、发展社区慈善的关键一环,尤其在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方面发挥了积极带动作用。

   2020年9月,在国家反诈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工信部反诈中心指导下,蚂蚁集团及蚂蚁公益基金会发起“蓝马甲行动”,以志愿服务的形式走进老年群体聚集的社区,帮助他们走进数字生活,享受信息时代的便利。截至2024年10月,“蓝马甲行动”已覆盖全国149个城市,联合100多家地方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等力量,开展5万多场活动,超4.5万名志愿者面对面服务老人超156万人次。

   总体来看,志愿服务力量在解决公益“最后一公里”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其不仅是链接各方资源的纽带,更是项目落地实践的最佳抓手。不过,在志愿服务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挑战和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如:缺乏项目经验及资金支持,志愿活动难以持续开展;部分志愿服务机构缺乏明确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导致留不住人员;志愿活动形式千篇一律,缺乏创新,志愿者参与感差,等等。

   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和志愿服务发展的新形势,我们相信,随着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志愿服务的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在政府、高校、机构、企业等各方合力推动下,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也将迎来一个全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