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公益资讯 > 促进青海、安徽两省流动和留守儿童的 社会保护项目启动
促进青海、安徽两省流动和留守儿童的 社会保护项目启动

2016-10-27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王勇

10月22日,由国际计划(中国)、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促进青海、安徽两省流动和留守儿童的社会保护项目”在京启动。

该项目由欧盟和瑞典国际发展合作署共同资助,投入资金196.2753欧元(约合人民币1388.2552元),致力于提升青海和安徽两省流动、留守儿童的社会保护机制,并探索社会保护的政策倡导。

据国际计划(中国)项目总监张红漫介绍,目前我国共有6000多万留守儿童和3000多万流动儿童,这些儿童普遍缺乏足够的照料。社工组织数量有限,并且面临着资金、人力资源和技术能力方面的挑战,同时,在探究儿童获得服务的渠道和障碍以及服务有效性方面,社工组织缺乏足够的参与空间。缺乏从儿童的角度,分析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影响。有必要建立政府认可的机制化的多方对话平台,共同促进政策创新,改善对流动和留守儿童社会保护政策及服务。

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国际计划(中国)、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共同申报发起了促进青海、安徽两省流动和留守儿童的社会保护项目。项目旨在通过促进多方合作伙伴关系参与政策对话,改善流动和留守儿童的社会保护有效性。

在为期三年零六个月的实施期内,将为青海省格尔木市受三江源生态移民计划影响的五个社区的流动儿童以及安徽省利辛县八个村的留守儿童提供直接社会工作服务;为570名社会工作者提供儿童保护服务的能力提升培训;并研究开发和协助制定针对流动和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服务标准、指南和规范等。

到2019年6月底,通过促进社工组织、民政厅、高校和民营社会服务提供机构共同参与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改善青海流动儿童和安徽留守儿童的社会保护服务质量,包括相关现金转移支付。

具体的目标包括:产生7 项惠及留守及流动儿童的政策;支持13家社工机构提供与国家儿童保护标准一致的儿童保护服务;使10%的流动和留守儿童从现金转移支付中受益;制定一项国家儿童社会工作组织标准;570名政府五级福利体系和社工组织的员工接受培训; 形成一份社工组织参与民政部门社会保护政策制定意见征询指南;政府采购社会服务试点建议得到两地民政部门采纳;对现金转移支付的建议得到两地民政部门的采纳;在社工组织、大学和民营社会服务提供者间与民政部门间建立6个多方联盟和对话平台;10家民营社会服务提供者参与政策倡导。

国际计划(中国)首席代表斯万·库彭表示:“通过加强两省社会工作机构、高校、民营社会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合作,我们希望在中国范围内,进行流动和留守儿童的社会保护服务试点,探索流动和留守儿童的服务模式。”

中国社工联合会副秘书长南燕强调:“我们期待,通过启动会,可以进一步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加强各方合作,推进项目取得优异的成果,使青海、安徽两省的流动和留守儿童社会保护工作得以更深入有效地推动。”作为项目的主要资助方之一,欧盟驻华代表团合作处项目官员Victor Giner就该项目表达了期望:“希望该项目能提升儿童保护服务的专业性,从而提升对两省流动和留守儿童的有效的社会保护。”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陆士桢教授和黑龙江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黄红教授分别作“儿童社会保护政策梳理和解读”“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儿童社会保护”的主题演讲。

项目资助方欧盟驻华代表团合作处项目官员、瑞典驻华大使馆代表,项目执行方国际计划(中国)、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等机构代表出席了启动会。作为项目的联合执行方,青海惠民社会工作研究与发展中心、安徽现代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有关负责人等也出席启动会并明确了各自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 本报记者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