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公益资讯 > 2017全国残障儿童融合教育峰会在南宁举行
2017全国残障儿童融合教育峰会在南宁举行

2017-12-29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李绿江

12月22日,由中国脑瘫康复教育网络联盟、中国社工联合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和广西安琪之家联合主办的“2017全国残障儿童融合教育峰会”在广西南宁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脑瘫康复教育网络各地成员机构的100多位代表、广西自治区地方高校的50多位师生,以及会议特邀的来自国内外融合教育领域资深专家出席了本次峰会。

据介绍,自去年底以来,《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等一系列国家政策法规密集出台,要求提高贫困家庭重度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和义务教育保障能力,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发展残疾人教育的职责,并明确“到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但是广大残障儿童因身体存在的缺陷或障碍,在成长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普遍面临诸多不便,还要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歧视和偏见,尤其是在平等享受教育权利和融入社会方面困难重重,各地在发展融合教育事业方面还大多处于探索开创阶段。
为此,本次峰会定位于共同关注残障儿童融合教育焦点问题,探索残障弱势群体融入社会发展新路径,通过学习了解国际与国内“融合教育”的做法、案例及成功经验,进行不同机构、不同层面的充分交流与沟通,以此进行更广阔、更深层次的探索与创新,促进残障儿童融合教育实践行动的推广与发展,保障残障儿童接受教育和康复的宪法权利,从而进一步提升全国残疾人康复教育事业的水平。峰会期间,主办单位专门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甦箐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融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邓猛教授、美国特殊教育专家金柏莉·裴瑞索女士、广西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罗索、台湾桃园市脑性麻痹协会创会理事长何丽梅女士及台湾财团法人脑性麻痹基金会生命斗士黄筱智等多位业内资深人士,分别发表主旨演讲或做专题分享,与会专家还和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残障儿童康复与融合教育工作的专业代表进行了深度探讨与工作交流。

中国脑瘫康复教育网络秘书长、全国脑瘫康复社会协作办公室主任王芳表示:“融合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的、目前全世界公认的,促进社会不同阶层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与进步的最佳模式之一。这种不分社会地位高低、不论个人财产多寡、人人享有宪法权利、平等地接受教育、有尊严地生活在主流社会及不同群体当中的教育理念的普及与推广,对于我们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其积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广西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罗索在峰会上作了题为《广西融合教育的现状和探索》的专题发言。详细介绍了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教育管理系统在最近五年内,为推动以“融和教育”为核心理念的“特殊教育”模式,如何更快、更深入地融入公共教育体系所做出的努力和探索。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未来的五年内,广西公共教育体系将在80%的小学系统增加“融合教育”的内容与份量,并将力争使“融合教育”的范围扩展至90%以上的已入学的残障儿童。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甦菁博士是一位脑瘫人士,也是被国内媒体评价为“中国版霍金”的杰出青年科学家。王甦菁博士结合自已的成长、受教育和走上科研道路的人生经历,在本次峰会上做了《残障人士制度建设与社会文明发展之关系》的专题发言。他提出:关爱残障人士的各项法律、政策、制度的设立、实施和倡导,不仅需要有可行性、延续性,也还要与各地各级党委政府的主政官员的政绩考评挂钩,要切实形成一个可以问责追责的制度体系。
王甦菁博士还表示:在融合教育方面,全社会光是只有普遍性的抱怨是于事无补的,而有所“行动”才是最重要的。而所有的行动,往往可以从极其微小的“细节”上开始动手――比如:残障人士的高考考试时间(包括考试方式),就不能与普通正常人完全相同;残障人士的就业机会,就不能完全依照正常人的竞争模式;残障人士对无障碍设施的使用,就必须比正常人要拥有优先地位。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这些观念和行动上的“改变”,并不意味着要在我们这个社会强行生造出一个“特权阶层”,而是要体现对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对特殊群体的有针对性的保障。他特别强调:“融合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必须要传达一个最浅显的人文关怀理念――残障人士所要求和声索的,是普通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和保障,并不是强行索要特权并滥用特权。
北京师范大学融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邓猛教授,是国内融合教育研究及实务推广领域拥有广泛影响力的权威专家,他以自身团队在内蒙古赤峰市进行融合教育的探索创新经历,和数十年的研究成果为背景,在本次峰会上作了题为《中国融合教育发展的期待与展望》的专题演讲。
邓猛教授特别提出四个方面的观点:其一,要彻底改变目前老师和家长看待孩子(尤其是残障儿童)的眼光、角度和态度,不要、不能(也不必)老是专注或逗留于任何一个孩子的所谓的“弱项”,而要用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与衡量孩子的价值与未来。其二,融合教育的核心取向,在于与全社会各个阶层的深度沟通与交往。要让残障儿童与主流社会这两个目前关系尚未完全融洽的双方,都能认识到,自已和对方,都是这个社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沟通与交往的倡导和实施过程中,如果各级政府的职能是缺位的,我们就必须努力去让政府职能归位并落到实处。其三,融合教育实际上就是一场“向善的修行”,最重要的是全社会都要给孩子们一个人文关怀的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在孩子们的眼中和心底里,不是天生就有“歧视”,问题大都是我们后天人为导致的。其四,融合教育的普及与推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形成合力,不能让孩子们因为失去了爱,导致失去了灵魂。
来自美国西雅图的融合教育专家金柏莉本次特别受邀在峰会上作了“美国融合教育事例”的专题分享。她以自已丈夫的脑瘫妹妹南希在接受教育与康复、走上工作岗位所获得的全社会的关爱为引子,引导出了她所供职的学校在融合教育方面所做出的“美国式”的探索与实践:对残障人士而言,他们对社会活动的深度参与,和他们的身心愉快,无论是什么样的要求,都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保护和满足;所以,学校为他们专门配备了各种特殊的师资,从自然科学老师、体育老师、美术老师、音乐老师、烹饪老师,到戏剧老师、心理学老师、法律顾问等等,一应俱全;而且,全社会社工与志愿者的参与范围也很广。金柏莉女士还告诉与会代表:在美国有一个很普遍的理念,就是从来不把残疾人当成“残疾人”,只是会认为他们跟我们“有所不同”而已;我们要能够理解人与人的“差异性”,不仅残痪人与我们之间“有差异”,即使是我们正常人之间也是“有差异”的;我们在对人的认知上要有一种理性的提纯与升华,要认识到“残障人士同样有力量”。
来自台湾桃园市脑性麻痹协会的创会理事长何丽梅,以及她的女儿、台东大学社会学硕士研究生黄筱智同学,母女一同上台,现身说法,详细地讲述了黄筱智同学从出生到成长至今的心路历程,赢得了与会代表不断的喝彩与掌声。黄筱智同学一出生就被诊断出是脑瘫孩子,但她的父母并不因此而消沉、放弃,而是以无比的大爱与责任心,细心地呵护她的成长,不断地坚定她与社会环境进行抗争的勇气和信心;而黄筱智同学也一直生活在周围人们的关爱当中,不仅顺利地读完了小学,现在还进了大学研读硕士学位。虽是从小到大做了很多次医疗矫治手术,行动不便,但她依旧性格开朗,快人快语,心态阳光灿烂;她甚至可以独立到台湾以外的地方(如马来西亚)去进行人文考察活动,也能长游三公里横渡台湾日月潭。何丽梅和黄筱智母女用行动告诉与会者:其一,融合教育能够改变残障孩子的命运;其二,只要你自已不愿倒下,困难就打不倒你!
中国社工联合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总干事周华兵表示:之所以将此次“全国残障儿童融合教育峰会”安排在广西首府南宁市举办,缘于广西的“残障儿童融合教育”活动开展较早,并且一直开展得相当活跃,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以广西安琪之家作为中心枢纽机构的“中国脑瘫康复教育网络”,历经10年发展,已在全国19个省市拥有58家成员机构,从业人员达到了2100余人,总共面对面服务过的残障儿童已达8万余人,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成就。目前,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民间公益慈善机构,他们每天都在开展不同形式的“融合教育”活动,积累了大量的不同经验与案例,本次峰会上有大约100多位代表都是来自于这些机构一线的特教老师和康复技术人员,必将使峰会的成果快速广泛地传播应用。并将引领越来越多的社会机构和爱心力量加入团队,联合推进为家庭分忧、使社会安心、让未来可期的残障儿童康复教育事业。另据介绍,康复医学工委脑瘫康复协作办(全国脑瘫网络)和壹基金今年继续发起了大型社会倡导活动“同桌计划”,呼吁公众支持脑瘫儿童获得上学的能力和机会,自11月底以来已在全国支持举办主题活动30多场。接下来还将开展贫困地区脑瘫康复知识普及和社工援助项目,为更多脑瘫家庭带去发展希望。(李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