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企业CSR > 4000外来务工青年获益 微软西城社区学习中心
4000外来务工青年获益 微软西城社区学习中心

2014-10-21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徐辉


青团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北京西城区第一图书馆和微软中国领导与学员合影-F  


10月15日,由共青团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北京西城区第一图书馆和微软中国联合创建的“微软西城社区学习中心”迎来了自己十岁的生日。过去十年,微软西城社区学习中心坚持协助外来务工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近4000名学员从中心毕业,并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个人价值。

拓展青年接触信息技术渠道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升级转型、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速,新局面对现代人才的素养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政府多次强调扩大就业是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以提高社会劳动力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目的,微软西城社区学习中心十年来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失业下岗人士等城市弱势群体,提供免费、可靠、有效的信息技术培训,让他们在不同的社会岗位上释放潜能。

团区委书记史锋对微软西城社区学习中心成立十周年表示祝贺:“感谢微软公司和西城区第一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与贡献。微软西城区社区学习中心的累累硕果,充分说明企业和社区共同携手,发挥各自优势,能够切实解决青年就业困难,为优化经济结构添砖加瓦,这是当今新形势下满足对知识型劳动力需求的有益尝试。”

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贺乐赋表示:“微软西城社区学习中心是微软‘青年星火计划’中的一个里程碑项目。科技知识与技能已经成为当今绝大部分工作的必需的基础。为了协助中国的青年人以更具竞争力的方式参与就业,我们不断努力,通过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的方式来拓展青年接触信息技术的渠道。我非常欣慰地看到微软十年来的点点滴滴的坚持帮助了数以千计的青年人改善了生活。我们始终相信,知识和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力量。未来,微软将继续与各方合作伙伴进一步深入合作,帮助更多的青年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本次活动上,微软西城社区学习中心的志愿者、学员代表也来到现场,与大家分享自己在社区学习中心的成长心得。来自农村家庭的赵英芳,在微软西城社区学习中心连续学习3 个学期,不仅从服务员变身为办公室文员,还成为朋友眼中的技术能手。职场新人汪燕,在西城社区青年中心努力掌握Office软件使用技巧,成为了Office达人,一路升职成为外企行政助理。回山西开餐馆创业的张锋利,把从西城社区学习中心学到的PowerPoint技术利用到菜品展示上,让饭馆脱颖而出,生意更红火。十年来已有数千名和他们一样的青年人从微软西城社区学习中心毕业,并凭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点亮了从异乡打工到成功就业创业的道路。此外,微软西城社区学习中心十周年纪念书籍《合作共赢 同创未来—北京西城社区学习中心10年足迹》也在现场发布,总结了学习中心的发展历程和众多学员的成功就业经验。

未来将提供更多资源和机会

据了解,北京西城社区学习中心由微软中国,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图书馆,共青团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及法国沛丰协会于2004年共同成立。社区学习中心主要面向外来务工人员、青少年群体、残障人士、城市社区的下岗失业人群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开展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互联网知识等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和知识普及,进一步帮助城市社区的弱势群体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微软西城社区学习中心创办至今已有10年,通过培训外来务工青年,大部分青年的工作和生活都有所改善。培训内容以计算机知识为主,辅以心理、安全、法律、英语等多种培训课程。 所有课程由训练有素的志愿者教师讲授,学员完成全部课程经考核合格后将获得由团区委、西城区第一图书馆、微软中国共同颁发的结业证书。

北京西城区第一图书馆馆长阎峥介绍:“西城社区学习中心的宗旨是为北京地区的务工青年提供公益性信息技术学习的平台,十年间我们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和领域,举办十五分钟讲座普及法律知识、穿插英语口语课程,让培训更加符合青年自身的发展需要,为务工青年们树立自信和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也实现了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资源服务社会内涵的扩充,让更多的人走进了记载社会文明和发展的殿堂。”

微软西城社区中心成立十周年也恰逢“微软青年星火计划”在中国开展两周年。未来,微软将继续加深与社会各界合作伙伴的合作,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帮助青年人发挥自身潜能,这其中包括:与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携手,为乡镇基层干部提供信息技术及公共管理培训,以协助基层干部更好地服务当地社区;全面推出全新“数字素养”中文课程,作为入门级别教材,为所有需要IT技术学习的人群提供最基本的课程帮助;微软还将与淘宝、共青团中央及北京富平学校合作,为农村青年和外来务工青年提供开创在线商店的培训,让更多青年借助电子商务的力量,开展事业。相信这些项目都将助力知识型、科技型人才培养,支持中国向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经济转型。(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