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要闻 > 民间组织国际救援行动的经验与反思
民间组织国际救援行动的经验与反思

2017-01-11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王会贤


   中国公益组织在尼泊尔地震中救治伤员

从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救援,到2016年的厄瓜多尔地震,多支中国民间救援队伍参与,并与联合国以及相关国际组织共同开展了跨国紧急救援、转移安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但对于怎样有序有效地参与到国际救援协作当中,国内的民间组织还处在学习、总结经验的过程。

2016年12月,中国社会力量应对尼泊尔、厄瓜多尔地震人道援助工作机制总结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结两次国外救援的经验。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尼泊尔救灾路径

参与到尼泊尔地震救援中的包括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德基金会、壹基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多家基金会以及十余支民间救援队伍。中国扶贫基金会在此次救援中的经验非常具有代表性。

为了更加客观,会议安排了爱德基金会的张超讲解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尼泊尔的救援行动。以下内容来自一个实际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对别家机构的看法。

中国扶贫基金会从2005年开始参与到国际项目当中,在2007年确立了机构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救灾被列为机构的重要项目,并有一定的备灾机制和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此外,良好的政府部门关系也是其开展国外救援的便利条件。因此在尼泊尔地震发生时,基金会的反应非常迅速。

地震发生后,中国扶贫基金会一小时内启动响应,迅速派遣工作人员到达尼泊尔,救灾物资同时紧急调运。在灾区的工作涉及饮水、教育、临时住所、心理健康等多个领域。

国际救援中,多方协调合作是重要方式。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尼泊尔地震救援中,合作方涵盖了前往尼泊尔的中国公益组织、国际机构、尼泊尔当地机构。国内机构如蓝天救援队、彩虹公益社等,合作开展生命救援、灾情排查、卫生医疗、防疫等工作。

国际合作方面,如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美慈、阿尼哥协会、C-Center等国际机构、尼泊尔社会组织。例如,在紧急救援阶段,大量人员和物资集中在机场,在救援物资运转过程中,中国扶贫基金会多年的合作伙伴国际美慈起到了重要的协调作用。而C-Center(国际语言中心)则是当地的一家中文培训机构,它与尼泊尔很多地区的企业有联系,借助它的网络,中国扶贫基金会可以将救灾物资发放到边远灾区。这些合作,极大地提高了救援工作的效率。

扎根尼泊尔,是中国扶贫基金会此次救援的另一个特点。比如,中国扶贫基金会与当地NGO合作,在巴德岗博叠地区设立了可容纳2000人以上的大型灾区民众临时安置社区,这些灾民大多来自灾情严重的地区,基金会在安置点开展了饮水卫生、医疗、安全保护、消防等多方面工作。这样深入的工作与简单的物资发放有非常大的区别,它照顾到受灾群众的多方面需求,需要做更多的基础工作和资源调配,也与当地NGO有了更深入的合作。

更重要的是,在地震发生后三到四个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尼泊尔成立了办公室(在地震之前,这个办公室并不在基金会的工作计划当中)。办公室的设立过程,是基金会了解尼泊尔法律环境和风土人情的过程,办公室为基金会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更多便利,也更加融入当地社会。

国际救援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我国还没有民间救援机构参与国际救灾的政策和机制,民间机构对其他国家的形势也缺乏了解。在没有任何预案的情况下,进入别国救援,是非常大的挑战。与其他国际组织相比,他们在救灾之前已经与尼泊尔的政府部门或当地机构建立了联系,并且了解这个国家的救灾机制和灾难中的特殊需求。张超表示,这方面的欠缺让我们走了一些弯路,也是之后需要学习的。

缺少固定的资金支持也是困难之一。国内机构并没用固定的对外支出预算,或者固定资助方。张超认为,中国扶贫基金会面临的挑战是,在尼泊尔地震中筹集的善款用完后,后续资金怎样筹集。因为尼泊尔有法律规定,INGO每年的投入要在20万美元以上。

但在设置办公室的过程当中,中国扶贫基金会为以后开展国际工作积累了非常多宝贵经验。在与驻扎当地INGO同台竞技中,也得以近距离学习与合作。同时,也得以与在当地的中国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中国的企业在尼泊尔开展商业行动时,也希望服务当地社区,而中国扶贫恰好可以作为一个桥梁。

此外,中国公益机构驻外办公室也可以成为国家对外援助资金发挥作用的一个途径,这是一个机遇和期望。

与厄瓜多尔侨团的密切合作

在2016年4月前往厄瓜多尔地震灾区救援过程中,与当地侨团的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慈善联合会救灾委员会总干事张炳钩介绍厄瓜多尔救援经验时说,“得知地震消息后,我随即打电话给温州侨联,我是温州人,温州人在全世界都有。我请侨联帮忙对接当地华人。我们联系了浙江同乡会、福建同乡会、中山同乡会等十几个侨团,联络救灾事宜,也为国内赴厄瓜多尔救灾的机构提前做准备工作。”

4月19日,中慈联与国内的救援机构同时抵达,在当地中资企业和华侨商会的协调下,救援队伍乘坐专机进入震中重灾区。“当时几个侨团人员几乎把自己的老婆、儿子、女儿轮流派到灾区为一线救援机构服务。”张炳钩说。在中国救援机构的物资发放、后期重建过程中,当地华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救援队伍以及在厄中国企业的救援行动,在当地产生了非常好的反响。“当时有的侨团的负责人就跟我讲,他自己的小孩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点名说感谢我们中国人为厄瓜多尔做了这些工作。”

张炳钩表示,2017年中慈联救灾委员会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搭建一个全球华人华侨救灾的联络站,对接华人侨团,做好为中国政府以及救援机构在一线救灾提供服务、对接当地机构以及国际机构协同救灾、组织新闻发布等工作。

■ 本报记者 王会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