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要闻 > “无偿超市”:个案还是模式?
“无偿超市”:个案还是模式?

2014-04-02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张明敏


无偿超市里的物品十分丰富

同学们捐出自己的闲置物品

同学们在捐出物品的同时会写下温馨的寄语

最近,河北省石家庄市外国语学院内的“无偿超市”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家“无偿超市”与普通超市的设置一样,管理员、理货员一个不缺,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各类商品也应有尽有,而最大不同就在于,这个超市里面的货品你只要喜欢就可以拿走,并不需要支付费用买单,就连告诉一下超市的管理员都不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家超市在该校已经“无偿”运行7年时间。在“无偿”的情况下,是什么在支撑着它的运行?

学生捐赠 学生管理

赵曼和宋月明是河北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2013级本科四班的学生,她们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来光顾“无偿超市”了,只记得每次“光顾”,她们总会捐出一些物品。这次她俩分别拿了一双鞋子和一件上衣。

“这鞋子和上衣看着都还挺新的,就这样捐掉了?”记者问。

“物品新,需要的同学看着会好点,捐出去心里也踏实,再说也有好几双鞋了,不可惜。”赵曼说。

“一点也不遗憾?”记者问道。

“要说遗憾,也有,要是我的东西放到这地方长期没有同学拿走,我觉得就挺遗憾的,是不喜欢还是?”宋月明说。

在这间面积约为200平方米的无偿超市中,满满当当地挤下了像赵曼和宋月明一样由同学们捐出的数千件物品

这种捐献开始于7年前。据郭娇娇介绍:“7年前,学校的一个名为‘爱心部落’的学生社团,把征集到的闲置物品摆放在一个安静的角落,供有需要的同学免费使用。后来捐赠物品越来越多,就搬到了5号楼的一间宿舍,并正式命名为‘无偿超市’。”

郭娇娇是该校国际商学院大二商务3班的学生,同时也是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今年开始,“无偿超市”的运营管理由该协会接棒。

郭娇娇说:“‘无偿超市’之所以能够维持7年时间,主要还是得益于校内同学的个人或集体的物品捐赠,需要的同学看上了直接取走,随后又会有同学来捐赠,这样就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登记捐赠 不问流向

“无偿超市”运营七年来,学生捐赠的物品已经不计其数,小到便签、圆珠笔芯,大到背包、暖水瓶,像衣、裤、鞋袜、书本更是种类繁多。每年学校还会组织专门的开放日,鼓励更多学生捐赠出自己的闲置物品。超市的学生管理者们还为此专门在学校里面申请了一间仓库来进行捐赠物品的存放。

据记者了解,“无偿超市”对学生捐赠的每件物品都会进行登记,而对于拿走的物品则没有进行登记。

“因为捐赠衣物都是要进到我们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存储库里来,所以第一道接触这些捐赠物品的都是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时间一长了,外面的闲言碎语出现了,说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收到捐赠物品后把好的东西留了下来,一些一般的东西就摆到了货架上面,需要的同学一般都选不到好东西。”郭娇娇说。

尽管存在这样的质疑,但不对拿走的物品进行登记的原则仍然被坚持下来。

河北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陈乐音对《公益时报》记者表示:“只统计入口,不统计出口,校方觉得‘无偿超市’主要是开在学校里,来取物品的基本都是本校学生,外校学生我们也欢迎,但‘无偿超市’的捐赠方基本都是来自于本校,我们还是优先满足本校学生,统计并没有多大意义,捐赠方的学生也没有这样的诉求,只要是捐赠东西被拿走就很高兴。”

除了这点之外,陈乐音还觉得对于受助学生的隐私也应该保护。

“本来这个慈善超市建起就是为了方便同学,并不一定是家境贫寒者,只要是你有所需求就欢迎‘光顾’,如果太过于确定每一个受助对象拿了什么,这样反而使受助对象有些逆反心理,最终他可能宁愿缺着也不愿拿可以拿走的物品,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无偿超市’的设立初衷。”陈乐音说,“成立7年来,这间‘无偿超市’已收到各类物品两万余件,从中受益的学生多达9600多人。”

但陈乐音也坦言,“无偿超市”模式毕竟只是在学校出现,如果真正要推广到社会上并不好说,可能那时候进、出口都得统计起来,相关规定都得修改。

公益时报记者 张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