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公益资讯 > 中国NGO组织应纳入国家对外援助框架设计 ——第二十八期基金会双月沙龙在京举办
中国NGO组织应纳入国家对外援助框架设计 ——第二十八期基金会双月沙龙在京举办

2018-12-08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武胜男


(摄影:付春来)

中国基金会对外援助的脚步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民间组织面临角色定位不清,政策法规模糊,资金人员限制等诸多问题与挑战。12月7日,由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主办,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承办,中国社会组织杂志协办的第二十八期基金会双月沙龙在京举行。
 
沙龙围绕“一带一路人道公益合作”的主题,深入探讨中国基金会在对外援助及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角色地位、面临挑战等问题。与会嘉宾还就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起草的《对外援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展开讨论,一致认为,应把社会组织作为国家对外援助实施主体之一,并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人员出境、国际志愿服务发育等方面做出制度性安排。
 
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伟林在致辞中表示,基金会双月沙龙由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会同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于2012年启动,迄今已举办28期。每期沙龙都选择与基金会发展密切关联的话题,邀请国内外知名基金会分享经验、沟通观点,寻求基金会发展的新思路。基金会双月沙龙已成为中国社会组织共商共建共享的品牌活动,深受业界好评。他希望通过“基金会双月沙龙”这个桥梁,将行业内的精英汇聚在一起,畅所欲言,献计献策,为基金会的发展准确把脉,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他对本届沙龙聚焦中国NOG走出去话题充满期待,认为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和“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基金会走出去已经成为公益发展的新趋势。他高度评价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在推动中国NGO走出去做出的宝贵探索,希望借鉴走出去同行的经验分享,助推民间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硕鹏用一张“红十字与‘一带一路’同行地图”直观、系统介绍了中国红基会丝路博爱基金在2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的人道行动,并围绕中国NGO是否需要走出去,如何走的更好的话题,从持久动力、资源秉赋、方法论和要素支撑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王行最从扶贫基金会国际化战略、跨国工作机制、优质项目、面临的挑战等多个方面分享了扶贫基金会近年的国际化探索之路。并就《对外援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修改意见。
 
爱德基金会副秘书长佘红玉分享了海外公益项目,并对比国际同行剖析了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的优劣势,给出了国内社会组织在走出去过程中需要主动融入、虚心学习、提升能力、搭建平台等建议。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黄浩明主持圆桌论坛讨论环节,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戚学森、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刘佑平、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英颉、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项目主管张纾在各自介绍所在机构开展“一带一路”公益项目后,重点就《对外援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与会人士一致认为,《对外援助管理办法》应把社会组织纳入到国家对外援助框架内,作为实施主体之一,并应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人员出境、志愿服务发育等方面做出更清晰的制度性安排。嘉宾们还建议应积极搭建民间与政府、民间与援外对象的对话沟通平台,建立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沙龙最后环节,举行了承办方交接仪式。在孙伟林的见证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郭长江将双月沙龙承办牌交接给第二十九期承办方——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郝琳娜。
 
中国民间组织交流促进会、中国慈善联合会、欧美同学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50余家NGO组织负责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世界宣明会等国际组织代表,通标标准、腾讯、用友等企业代表以及新闻媒体等共110多人参加了本届沙龙。沙龙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刘选国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