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公益资讯 > 《残疾人非遗就业价值研究报告》(2019)发布 残疾人非遗就业价值巨大 需克服三大困难
《残疾人非遗就业价值研究报告》(2019)发布 残疾人非遗就业价值巨大 需克服三大困难

2019-05-28 来源 :未知  作者 : 小吴

“最美传承”残疾人传承非遗就业培训项目,残障学员学习景泰蓝点蓝技术(图片来源:扬子晚报网)

  (图片来自文中报告)

■ 本报记者 李庆

5月19日全国助残日当日,为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传在残疾人就业领域的价值,51社保联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在京发布《残疾人非遗就业价值研究报告》。

残疾人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群体,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推算,我国目前约有残疾人8500余万,残疾人城镇就业人口仅为2000多万,即就业残疾人约为总人口四分之一,其中,残疾人从事的行业多为盲人按摩、社会福利中心和简单体力劳动等薪资不高的工作,我国残疾人正面临着就业率低、就业方向较为单一、就业层次较低和个人价值难以实现等多重问题。

那么,如何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增加专业技能培训和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让残疾人掌握实用技术成为当前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残疾人就业与非遗传承存在互补性

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员,需要通过就业参与社会、改善生活、创造人生价值,而残疾人就业则需要依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包容的社会环境。残疾人通过非遗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对政策环境和社会认知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残疾人就业和社会融入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助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收入,增加非遗产品的附加值,丰富非遗产业的表现形式,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报告》指出,2018年1月23日,《关于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的意见》提出:“重点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致富带头人和非遗继承人”,拓宽了残疾人的就业领域和择业方向。

不过,非遗保护与传承工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非遗面临的诸多实际性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非遗正面临传承困难后继无人的发展状况,即当前非遗事业需要大量人才培养的投入。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后继无人、残疾人口基数庞大,就业困难这一双重背景下,非遗相关行业可成为许多残疾人就业的新选择,即残疾人有望成为非遗艺术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报告》指出,残疾人就业与非遗传承存在较大的互补性,残疾人非遗就业为非遗和残疾人创造了真实效益,具有一定的发展意义。但目前残疾人非遗就业发展规模较小,社会关注度较低,残疾人非遗就业项目本身还存在一些困难亟待克服。

其实,2012年,我国就已尝试过让残疾人从事非遗工作,到2015年,残疾人非遗就业进入萌芽阶段,许多手工艺类非遗,如剪纸、刺绣等传承人通过政府组织开始进行残疾人非遗教学,诸如“残疾人学习非遗改变人生”、“残疾人传承非遗”此类新闻报道激励着残疾人从事非遗传承,也让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开始接纳残疾人,对残疾人就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鼓励性作用。

从残疾人就业现状来看,残疾人就业率低、就业层次低、职业单一、薪资不高,可以在非遗就业中寻找解决和发展方法。另一方面,从非遗传承角度出发,非遗传承困难、后继无人、缺乏稳定性等问题也可以从残疾人从事非遗工作中得到缓解。

非遗为残疾人提供了创业就业的空间,残疾人可以通过培训掌握非遗知识技能,在实现就业的同时传承非遗文化,甚至可以带动其他残疾人共同创业就业,成为财富创造者和文化传承者。

残疾人非遗就业的巨大价值

目前残疾人非遗就业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尤其是手工艺类非遗项目有很多与残疾人结合的尝试,充分发挥了残疾人与非遗结合的优势,但还未有研究对残疾人非遗就业价值做进一步的探讨。

《报告》选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北京和江浙地区为实证案例,通过较为成功的残疾人非遗就业案例,从公共维度、经济维度、伦理维度、美学维度等四个维度进行论证残疾人非遗就业价值,总结残疾人非遗就业项目经验。

首先,在公共维度方面,非遗就业促进了社会认知的改变。以宜兴爱德陶艺社为例,帮助有技艺提升需求的残疾手工艺人与大师结对,大师通过技术辅导帮助残疾艺人打磨技艺,提升制作水平。残疾手工艺人与大师形成师徒关系,参与技艺交流与切磋,结识了相关领域技艺优秀的同伴,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良好的社会融合和行业交流环境。

同时,残疾人拥有非遗技艺,在非遗有更多机会展现在公众面前,宜兴爱德陶艺社开展融合教育,与各地教育局合作建立青少年教育基地,在江苏省如南京、苏州、宜兴等地开展一日游,让残疾紫砂艺人教授青少年或儿童学习简单的非遗技艺,由其制作后,机构代为加工为成品邮寄到参与者的手中,让青少年在了解非遗的同时打破对残疾人固有认知,认识到残疾人的无差别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其次,在经济维度方面,体现残疾人创造的经济价值和非遗产业创造的经济价值。非遗就业扩大了残疾人就业渠道,提高了残疾人就业率,解决残疾人的生活物质所需,让残疾人生活得到了保障。残疾人从事的非遗作品增加了作品的附加值,丰富了作品内涵,赋予作品新的文化故事,使作品拥有了更高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构建残疾人非遗项目品牌,丰富品牌故事,创造出品牌价值。

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统计,我国目前非遗项目有1000多项,各民族、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代表性非遗,非遗种类的多样性为残疾人非遗就业的选择提供了便利,通过非遗职业培训,残疾人掌握非遗后可直接就业甚至创业,对非遗保护与传承进行创新、开发,形成新的产业。例如,将非遗项目做成文创产业,在发展非遗的同时获得经济收益。残疾人非遗就业有助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收入,增加非遗产品的附加值,丰富非遗产业的表现形式,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再次,从伦理维度,一方面,残疾人掌握非遗知识和技能,挖掘了自身潜能,实现自主灵活就业创业,甚至在耐心、创造力等方面相比于健全人更具优势。另一方面,非遗是非常灵动鲜活的人类活动,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种类繁多,残疾人创造的非遗作品受到大众认可,改变公众对残疾人的歧视观点,创造出积极互动和共建生活的和谐社会环境。

最后,从美学维度,残疾人作为整个人类中的一部分,通过非遗就业,与健全人共同参与社会经济的各项活动。残疾人虽然存在身体部分功能的缺失,但同样能够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展现出个体力量与生命之美。同时,非遗借助残疾人的非遗作品,使公众不由自主地进入审美活动状态,通过沉浸引发公众的创造力,提升了公众的审美能力。

三大困难待解

残疾人非遗就业为非遗和残疾人创造了真实效益,具有一定的发展意义。《报告》指出,目前残疾人非遗就业发展规模较小,社会关注度较低,残疾人非遗就业项目还存在一些困难亟待克服。

第一,沟通耗时长。残疾人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往往对外界较为敏感,缺乏自信,有的存在比较明显的过度依赖和自卑心理,很难走出家门。学习非遗技艺耗时耗力,较为辛苦,在对残疾人培训过程中,也出现了偷懒,怕辛苦,不愿意参与的残疾人。在制作非遗产品或产品销售时,部分残疾人产品稍有欠缺或销售量较少时,很难从自身找原因,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在明确自身问题上耗时较长。

第二,培训成本高。以紫砂技艺为例,培养一个残疾人成为非遗传承人需要2-3年的时间,培养费用较高,会出现学员流失的情况。部分残疾人在技艺学习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不到位,在制作产品过程中容易出现瑕疵品,机构还需要承担培养中产生的费用,造成机构成本增加。残疾人作为非遗传承人或学徒,需要参加行业交流或参加非遗展览,涉及现场制作费用、工作人员差旅费用、摊位租用费用等多项费用支出,投入较高且无人承担。

第三,环境待完善。残疾人非遗就业采用将残疾人送出去的办法,开展师带徒式的非遗学习,保持长期的师徒关系,以便于残疾人彻底掌握一项非遗知识和技能。非遗传承人或机构,其生存依靠市场,经营不易,培养残疾人成为非遗传承人成本较高,未接收过残疾人学徒的传承人决心不大。有意愿的传承人或机构由于未接受过残疾人学徒,对残疾人教育并不熟悉,机构配套和设施也存在欠缺,可能不利于项目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