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公益资讯 > 敦和基金会助力跨文化研究 “谦卑精神”托举历史传承
敦和基金会助力跨文化研究 “谦卑精神”托举历史传承

2019-07-31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文梅

跨文化研究已成为全球性热门话题。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19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启动了跨文化研究的项目、课程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2016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与敦和基金会共建的“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正式成立,标志着跨文化研究以及中国和世界跨文化对话平台的形成,旨在召集更多有志于人类和平事业的同道,特别是青年一代高层人才,投身于这项事业。
 
2019年4月23日晚,“跨文化研究丛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中心举行,敦和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理事长陈越光出席会议,他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自己的新书《谦卑》出版的幕后故事,且以“跨文化是当代性的一部分”为主题发表演讲:
 
大家好。我还沉浸在汪德迈教授讲座的旋律当中。这简直是一次思想的运动,是让人像冲浪一样在思想的领域内跃动。汪先生《中国教给我们什么?》预设的读者是西方读者,但在我看来,这正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问的问题:中国教给我们什么?这里说的“中国”,指的是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其实它教给我们的东西已经在我们身上了,但我们却没有像汪德迈先生这样进行理性的梳理。如果没有这种理性的梳理,它就只是一种隐形的、不自觉的存在。

我首先要感谢Zink教授。“谦卑”这个题目我们各自写作,是他先写的,他崇高的学术地位,就像他永恒的微笑那样,有着巨大的魅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的写作是受Zink教授的感召,因此我要特别感谢他。
 
我另外要感谢的是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郭银星女士。我刚开始被告知有一个月的写作时间,后来他们允许我有所延长,这就增加了出版的压力,留给他们的时间大概只有一个多月。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中,他们要完成选题审核、书号审批、编辑、版式和封面设计、印刷、装订、晾干等等步骤,时间实在太紧迫了,然而这一切他们都完满地完成了。
 
在表达我对出版者的感谢时,我确实是有感而发。刚才汪德迈先生在他的讲座中提到了《资本论》。《资本论》的第一卷1867年出版,第三卷是1894年出版的,这里还可以跟大家说一些划时代的巨著: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今年是160周年;还有,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4-1906年)、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1927年)、罗尔斯《正义论》(1971年),等等,它们和它们的作者,今天仍然像星座一样在学术的天穹中照耀着我们。这些著作被一而再地翻译和再版,但是请问,谁还记得第一个出版人呢?如果没有这第一个出版人,对人类文明史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我当然不敢把我们这本小册子和上述巨著相提并论,而是要表示:出版者是知识生产的公共化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他们的贡献在思想史、科学史、文明史上却常常没有获得理应获得的致敬。因此,我特别要表达对出版社诸位的感谢和敬意!对出版者的致敬,是对人类文明史的致敬。
 
我还要感谢“跨文化丛书”的中法主编乐黛云先生、金丝燕教授和执行主编董晓萍教授。她们这20多年的努力,使跨文化学在中国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兴趣,跨文化学正在成为一门学科,进而成为一种艺术,成为中国当代性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在今天,如果有人还以为文化是一种隔离带,或者以为在单一文化当中就可以面向未来世界,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21世纪的真正的知识分子和真正的时代精英。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这本书的意思。“谦卑”之“谦”字,在中国三千年前就有一个认识,是一个图像,山在地下,这是《周易》第十五卦的卦象。山都是高高耸起的,但高高耸起之物,却低着头在地下,这就是谦卑的精神。我念一段我在书中写的文字,我想通过“谦卑”来表达一种历史的正义感——
 
谦卑者学习大地而成为大地,举托起历史的精神。
 
一切有谦卑精神的历史人物都会被历史厚葬,这是他们的善终,他们在历史中安息是他们最终的谦卑,也是他们因为谦卑而得到的最后的安宁。历史是什么?历史是可以被一代又一代后人在心中复活的往事,所以他们又因此而不朽!而那些傲慢残酷、凌虐众生的弄权者,他们被悬挂在耻辱柱上不得入土的灵魂,因生前的强梁与暴行,要被无数代人鄙视的目光之剑所批判,永无安宁。
 
占用大家太多时间了,谢谢大家。

据悉,在2019年开年之初的敦和基金会年度会议上,陈越光就以“谦卑精神”做主题报告,指出未来工作中机构上下要大力践行“谦卑精神”,将“责任、忍让、修炼、平等”等特质融入到日常,共同创造值得期待的每一个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