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要闻 > NGO组团探访蒙牛公益之源
NGO组团探访蒙牛公益之源

2014-07-23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张雪弢


 赛罕牧场的转盘式挤奶大厅


7月17日,由中华环保基金会、IUCN中国等国内外知名NGO组织组成的社会责任参访团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探访蒙牛集团从牧场到工厂整条环保产业链,进而了解蒙牛集团的公益之源。

首站“赛罕牧场”是一座生态可承载型牧场,依草场承载力进行牲畜数量控制。在这里每八分钟轮转一次的圆盘状自动挤奶器上,奶牛按序按时挤奶。牧场的负责人告诉参访团,为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向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下,蒙牛集团不断加强生态型、集约化、标准化奶源基地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蒙牛奶源中,规模化、集约化牧场奶源占比已达到94%以上,从源头上保证了牛奶质量。

在随后到达的第二站“污水处理厂”,参访团了解到,牧场建设过程中,除注重高品质的奶牛饲养场所、现代化的挤奶设备、创新的奶牛运动场、桑拿房等可带来优质奶源的设施建设外,还关注于牧场日常运行中产生的如牛粪、牛尿、清洗废水等污染物的处理处置设施和场所的建设。

相关负责人告诉大家,蒙牛积极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截止到2013年底,累计环保资金投入约4.5亿元,所有工厂都配备了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在线监测,处理出水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年总污水处理量达1700万吨,年消减化学需氧量约3.8万多吨,出水经过深度处理,用于厂区绿化、道路清洗以及卫生间冲厕,得到了回收利用。

透明的检测室、自动化的挤奶设备、自体调节的饲料投喂方式、精细化的草种选择、分工明确的机械化牛舍清理、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理念,蒙牛从一盒牛奶的源头做起,形成多方联动的环保生态圈。

在探访之后进行的CSR交流会上,中华环保基金会秘书长李伟表示,“企业所有生产行为包括供应端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一个对环境竭泽而渔才能提供产品的企业,最终不会成为社会的选择。一滴牛奶的源头,是对草场及其自然生态的保护,不能在喝到牛奶的同时,以吸到雾霾为代价,环境健康,最终才能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总干事朱春全博士对此深有感触,“这就是可持续牧业的价值,国际乳企为什么在中国引起抢购,根源是其自然环境带来的优质牧场。你对环境、对社会责任的认可与投入,最终会体现为消费者对你的认可。”

国际上环保的最新理念已经从污染防治到生态可持续性发展转型,而蒙牛正在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理念。在蒙牛和林总部旁的缘河河道由于自身流动性差、环境变化等原因污染严重,2013年蒙牛以实现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理念将缘河进行集中治理,治理后的缘河,已经重新吸引了多种水生禽类聚集生存。

一盒牛奶的旅程,从牧场开始,至餐桌结束。对于蒙牛的生态持续型环保链条,NGO组织也有了直观了解。“对环保的关注体现了社会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方式。早在2001年,蒙牛就开始投身公益领域。蒙牛的公益理念传承至今,已深刻烙印在蒙牛人的基因中;蒙牛的公益已全方位覆盖产业链,从供应商的社会责任保障、经销商公益共同体,到终端的消费环保。对我们来说,社会责任不是简单地做公益活动,而是贯穿蒙牛管理的方法。”蒙牛副总裁翟嵋如是说。

事实上,蒙牛已经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模型:建立蒙牛社会责任生态圈,发挥价值共享、跨界协作功能,携手三大核心伙伴,整合三大产业资源,履行六大责任,努力实现企业、产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据翟嵋介绍,在社会责任管理领域,六大责任体现为:

食品健康与安全。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协同合作伙伴,从牧场、工厂、销售三个环节,全流程保证乳品质量安全。

产品与服务创新。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关注不同人群对营养和健康的需求,不断创新产品、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

高效运营与管理。坚持守法合规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国内外资源,提升公司运营和管理效率。

低碳与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环境管理机制,实现牧场、工厂、储运和消费各个环节的绿色运营。

员工关爱与成长。建立健全员工发展体系,保障员工权益,助力员工发展,关爱员工成长,让蒙牛员工体面、优秀、幸福。

社区参与和发展。全面支持中国公益事业发展,重点在乡村教育、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三大领域提供帮扶,助力社会和谐发展。

同时,蒙牛与合作伙伴用实际行动践行到更多公益事业中。连续三年参与“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公益活动,组织并参与“我回老家上堂课”“交换卡路里”“牧场主大学”“壹块扫霾”“创新的青年最美丽、爱心井”等多个公益项目,其中,2011年推出的“蒙牛爱心井”大型民生工程,3年内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以实际行动帮助农牧区群众摆脱干旱困扰。截至目前,35眼蒙牛爱心井完工,近11万农牧区群众受益。

公益时报记者 张雪弢